法律咨詢:
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有哪些?
律師解答:
1、支付違約金違約金:指合同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的,在合同債務人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合同義務時,向對方當事人支付的一定數額的金錢。2、損害賠償損害賠償:是指因合同一方當事人的違約行為而給對方當事人造成財產損失時,違約方向對方當事人所作的經濟補償。范圍:包括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但不包括非財產損失,即精神損害。3、繼續履行繼續履行:是指由法院或仲裁機關作出要求實際履行的判決或下達特別履行命令,強迫債務人在指定期限內履行合同債務。4、其他補救措施。
相關法律知識:
第一百一十六條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第114條第3款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后,還應當履行債務。
第一百一十三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雙倍返還))限制規則:合同預見規則、減輕損害規則、損益同銷規則。
第一百一十九條當事人一方違約后,對方應當采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采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
第一百一十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錢債務或者履行非金錢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對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實上不能履行;(二)債務的標的不適于強制履行或者履行費用過高;(三)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未要求履行。
第一百一十一條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
第一百一十二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履行義務或者采取補救措施后,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案件撤案后可以追訴嗎
2021-01-15父母尚未喪失勞動能力可以分割兒子死亡賠償金嗎
2021-01-07合同到期不履行要打官司多長時間有效
2021-02-13工商注冊資本和實收資本區別在哪兒
2021-03-20委托合同中對任意解除權的排除約定效力如何
2021-01-15擔保合同和擔保函有區別嗎
2021-03-08預售合同是否可以撤銷
2021-02-20合同撕毀后還有效嗎
2020-11-28對事故認定書不服但又過了復核日期怎么辦
2021-02-04集資房資格轉讓金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20公租房戶口在有居住權嗎
2021-01-27公司未與死亡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04保密協議的保密義務是什么
2021-01-25試用期工資的約定
2021-02-07人壽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范圍
2020-11-29交通意外責任如何劃分
2020-12-18車險理賠技巧有哪些
2021-02-28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是怎么樣的
2021-01-05只因遲延理賠 多付5.5萬
2021-03-05有關物權法的基本法律知識(一)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