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死亡司法鑒定一定要尸檢嗎?
患者死亡,醫患雙方當事人不能確定死因或者對死因有異議的,應當在患者死亡后48小時內進行尸檢;具備尸體凍存條件的,可以延長至7日。尸檢應當經死者近親屬同意并簽字。
尸檢應當由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取得相應資格的機構和病理解剖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承擔尸檢任務的機構和病理解剖專業技術人員有進行尸檢的義務。
醫療事故爭議雙方當事人可以請法醫病理學人員參加尸檢,也可以委派代表觀察尸檢過程。拒絕或者拖延尸檢,超過規定時間,影響對死因判定的,由拒絕或者拖延的一方承擔責任。
二、死亡司法鑒定一般多久出結果?
一般在7日內完成,法律依據:《公安機關鑒定規則》第三十四條鑒定機構應當在受理鑒定委托之日起七日內作出鑒定意見,出具鑒定文書。法律法規、技術規程另有規定,或者偵查破案、訴訟活動有特別需要的,鑒定機構可以與委托鑒定單位另行約定鑒定時限。需要補充檢材、樣本的,鑒定時限從檢材、樣本補充齊全之日起計算。
三、司法鑒定時間規定是多久
1、鑒定機構應當在與委托人簽訂司法鑒定協議書之日起三十個工作日內完成委托事項的鑒定。但是,在實際的鑒定實踐中,往往比這個規定的時間要長,有的到四十五天,或者兩個月。因此,以鑒定會完成后,實際通知的時間為準。
2、如果委托鑒定的內容,涉及復雜、疑難、特殊的技術問題或者檢驗過程需要較長時間的,經鑒定機構負責人批準,完成鑒定的時間可以延長,延長時間一般不得超過三十個工作日。
3、如果司法鑒定機構與委托人,對完成鑒定的時間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的時間,出具鑒定報告。
4、在鑒定過程中補充或者重新提取鑒定材料所需的時間,是不計入到鑒定時限的。如果是由于當事人的原因沒有按時、充分的提供鑒定材料的,造成鑒定時間的延誤的,應當由延誤的一方承擔法律責任。
建設法治社會,法治政府要先行,隊伍是關鍵。用法治政府來推動社會法治化,這需要廣大公職人員具有整體法治素養,特別是領導干部和執紀執法從業人員。要用法治思維方式產生的公務言行孜孜引導群眾,嚴謹地對待處置利益訴求個體或群體,不讓他們產生任何與政策法規相左的歧意,引導他們搜索尋找與政策法規相符的理由和條件;對符合條件要及時辦理兌現,堅決防止“不鬧不解決”的被動行為,防止無理取鬧不良發酵。
綜上所述,如果發生了命案,不論證據是否足夠,都是要進行尸檢的,這樣做也是對受害人的家屬負責,也是為法律負責,作為死者家屬應該積極尸檢。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了,如果您還有問題,歡迎到律霸網進行在線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治安處罰追訴的時效是多久
2021-02-02老人去世最晚多久銷戶
2021-01-03贈與房產配偶有份嗎
2021-01-25學生兼職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30購買期房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5購房合同附件中的約定有什么注意事項
2020-12-28勞動法是如何規定變更工種的
2021-01-15勞動鑒定的一般程序
2021-02-24調崗原因怎么寫
2021-03-01勞動糾紛離職后多久失效
2021-03-10公共交通意外險的保險待遇
2021-01-22我國產品責任制度執行中有哪些問題與建議
2021-03-01產品責任險與職業責任險的區別詳解
2021-01-21保險合同代簽名訴訟舉證方要如何舉證
2021-01-01申請經營旅館業的備案手續
2020-11-30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防范誤導新對策
2020-12-19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人傷理賠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22煤礦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2020-11-28第二輪土地承包年限是多久
2021-02-22安置補償協議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