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期可得利益賠償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據此,預期可得利益賠償成就的條件如下:
1、違約行為;
2、損害結果;
3、違約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
4、違約方無免責事由。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介紹的“預期可得利益賠償的法律依據”的法律知識,遇到此類問題,請認真閱讀以上內容,希望以上答案能夠解決您的問題,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證券上市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3-01醫院鑒定準備的材料有哪些
2021-02-10法律規定哪些財產不可作于抵押
2021-03-14仲裁和訴訟解決民事糾紛有哪些方式
2021-01-28民事訴訟會被限制出境嗎
2021-01-27商業銀行承擔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0企業承包與租賃合同區別具體在哪些地方
2021-01-01房屋中介負的法律責任都有哪些
2021-03-18欠薪多久屬于自動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26勞務用工和合同用工是什么意思
2021-03-04企業什么情況下可以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29發生勞動糾紛時該如何證明自己身份
2021-01-21產假期間安排工作符合法律規定嗎
2020-11-22投資理財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2-06再保險合同的分類具體有哪些呢
2021-03-22保險合同變更的要件有哪些
2021-01-03網絡上訂立的保險合同需要注意音頻形式的說明
2020-11-20保險公司理賠時會查證件的真假嗎
2021-02-28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向誰索賠
2021-01-13車輛修理費高于市值,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