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可抗力
(一)不可抗力的范圍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構成不可抗力需要具備三個條件;
1.不能預見
不能預見指的對事件的發生不可預見。這里的不可預見指的是“一個有經驗的承包商也無法預見到的”。而不能依據當事人自身是否預見到了事件的發生來確定。例如,打鉆孔樁的時候,在20米深處遇到一塊孤立的巖石,使得鉆孔無法進行,造成了損失。該事件可以稱為不可預見,因為再有經驗的承包商也無法預見到這里會存在一塊孤立的巖石。
2.不能避免
不能避免指的是即使當事人預見到了該事件的發生,但是也無法制止其發生。例如,盡管當事人收到了地震的預報,但是也無法避免地震的發生,這就是無法避免。如果事件通過當事人的努力是可以不發生的,即使發生了也不能構成不可抗力。
3.不能克服
不能克服指的是對于已經發生的事件,當事人無法通過自己的努力消除或減弱該事件的負面影響。例如,發生了地震,當事人無法將已完工程移離地震地區,只能任其坍塌。如果通過當事人的努力可以將損失避免,對于這部分損失而言,該事件不能認定為不可抗力。
我國法律并沒有明確規定不可抗力的范圍,各國對于不可抗力的范圍更沒有統一的規定。不可抗力一般包括如下情況:
(1)自然事件,如地震、洪水、火山爆發、海嘯等;
(2)社會事件,如戰爭、暴亂、騷亂、特定的政府行為等。
(二)通知與減損
《合同法》規定,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以減輕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并應當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
當事人一方違約后,對方應當采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采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
當事人因防止損失擴大而支出的合理費用,由違約方承擔。
二、違約責任概念
違約行為,是指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條件的行為。這一定義表明:
(1)違約行為的主體是合同當事人。合同具有相對性,違反合同的行為只能是合同當事人的行為。如果由于第三人的行為導致當事人一方違反合同,對于合同對方來說只能是違反合同的當事人實施了違約行為,第三人的行為不構成違約。
(2)違約行為是一種客觀的違反合同的行為。違約行為的認定以當事人的行為是否在客觀上與約定的行為或者合同義務相符合為標準,而不管行為人的主觀狀態如何。
(3)違約行為侵害的客體是合同對方的債權。因違約行為的發生,使債權人的債權無法實現,從而侵害了債權。
根據不同標準,可將違約行為做以下分類:
(1)單方違約與雙方違約。雙方違約,是指雙方當事人分別違反了自己的合同義務。合同法第120條規定:當事人雙方都違反合同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可見,在雙方違約情況下,雙方的違約責任不能相互抵銷。
(2)根本違約與非根本違約。以違約行為是否導致另一方訂約目的不能實現為標準,違約行為可作此分類。其主要區別在于,根本違約可構成合同法定解除的理由。
(3)不履行、不完全履行與遲延履行。
(4)實際違約與預期違約。
不可抗力是不能預見、不可避免的并且不能看克服,否則就不是不可抗力了,這個時候違約大多是可以免除違約責任的,而不可抗力就是違約責任免除的原因之一,并且是法定免責,以上就是對你提出的問題的回答,你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安徽省2013年交通事故十級傷殘賠償標準
2021-03-02沒收個人財產包括違法所得嗎
2020-12-09共同債務人和連帶債務人的區別
2021-03-05孩子探望權,父母一方被禁止探望孩子怎么辦
2021-01-10關于企業股份制改造
2020-11-17贍養人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1-03-01合同糾紛結案須多長時間
2021-01-10房產贈與部分轉賣需要交哪些稅費
2020-12-21當事人在房地產糾紛訴訟中的權利義務有哪些?
2020-11-25勞動服務期的相關規定
2020-11-17勞務工試用期不給工資是否違法
2021-01-30常見的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1-02-07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1-23投保人和保險人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6意外保險哪些人不理賠
2021-03-09旅行社對被撞傷游客當否負連帶責任
2020-12-04可否要求退還保險金
2021-01-15快速理賠對方不去定損怎么辦
2021-03-17保險公司保證金退還時間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0保險合同簽訂后可以撤銷嗎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