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違約就能解除合同嗎
在實務操作中,對于法定解除的適用應嚴格依法律規定辦理,并對《合同法》第94條第5項即“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之規定要從嚴解釋,應以法律有明文規定為限。對于約定解除而言,雙方在簽訂合同時,對解除事由的約定一定要慎重,不要將一般違約事項規定為解除事由,更不能將法律、法規禁止的事項規定為解除事由。雙方當事人解除事由的約定,既要遵循誠實信用原則,也要遵循公平合理和社會公序良俗原則。
合同解除制度設置的目的在于,因一方當事人的根本違約致合同履行利益不能實現,對方當事人為了防止合同在違約情形下給自己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而采取的一種補救措施,即享有解除權的當事人采取的一種自救措施,目的在于防止損失擴大,維護自身利益。
因此,首先,合同解除一般只適用于單方違約的情形,在雙方違約的情形下則比較復雜,要看哪一方的違約是根本違約,解除權的行使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其次,從自我保護意義來講,并不是只要對方違約就要解除合同,而要判斷這種違約是不是根本違約,是否不采取解除措施就可能給自己造成更大的損失。也就是說,合同解除權的行使要符合正當目的;
最后,從交易成本角度來分析,合同解除意味著交易失敗,一違約就解除合同,將給市場交易帶來沉重的交易成本,并給市場交易秩序和安全帶來沖擊和破壞。
正因為如此,各國合同法均對合同解除的事由作出了嚴格規定。合同法第94條對合同解除的法定情形作出了明確規定,解除情形雖有5條之多,但較過去合同法的規定要嚴格得多。
解除合同應滿足哪些條件
我國《合同法》對解除合同的限制十分嚴格,規定只有出現下列情形,才允許當事人解除合同:
(1)當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約定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
(2)當事人經協商一致;
(3)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4)在履行期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5)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6)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7)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期限屆滿當事人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法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經對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
(8)當事人一方主張解除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解除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
(9)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一般情況下,對于輕微違約不能解除合同。
行使解除權的方式:一是通過法院判決或仲裁機構裁決;二是單方面通知對方解除,但如果對方不同意解除,還要通過法院或仲裁機構。
通過上面的文章的講解,我們知道以對方違約而解除合同是要視具體的情況而定。一方對合同的輕微違約,另一方是不能以此為由解除合同的。在對方有根本違約而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時,作為守約方,您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違約方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那么希望以上內容能夠解決您的問題,如果還有不清楚的問題,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限責任公司股權受讓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2-26知識產權與債權的關系是什么
2020-11-13擔保法司法解釋
2021-03-26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是在什么時間可以做
2021-03-23不服交通事故人身傷殘評定怎么辦
2021-03-2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離婚后財產糾紛案件收費標準的請示的復函
2020-12-20贍養費能追溯嗎
2020-12-11贍養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21贍養協議公證細則
2021-01-18無還款期限的擔保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9父親被判刑可以申請變更撫養權嗎
2020-12-19什么條件下房產證過戶無效
2021-03-17勞務分包合同是否需要約定保證金
2020-11-14土地糾紛最有利的證據
2020-12-03行政辦事處有處理土地糾紛嗎
2021-03-23單位口頭通知調崗不降薪,勞動者是否可以去新崗位報到呢
2021-02-02勞動仲裁單位什么情況下讓和解撤訴
2020-12-24交強險投保情況包含哪些類型
2021-02-08校方責任險賠付比例
2021-03-01產品責任法律了解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