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不認可原告證據怎么辦
如果被告不認可原告證據的,需要提出反駁,是否認可原告的證據,需要由人民法院依法審查。
民事訴訟證據審查與判斷的方法與技巧
一、巧用證據交換手段,確保庭審質效
一般來說,復雜疑難的民商事案件往往涉及的證據種類,數量較多,如把這些繁多且復雜的證據材料一下全部放置于庭審中“會診”,勢必會增加庭審負擔,進而降低庭審質效,審判法官也很難在有限的庭審時間內對如此繁多的證據材料的真偽及證明力大小作出準確判斷。因此,審判法官如遇到復雜疑難案件,應主動啟動庭前證據交換程序,促使當事人在庭前將其持有的證據予以提供,并通過證據交換、質辯,從而達到了整理和固點訴訟爭點及確認證據證明力的效果,為開展好庭審活動打下堅實基礎,這樣既保障了庭審質效,又提升了法官的司法認證水平。
二、適度引導舉證,明確舉證、查證范圍
由于當事人身份不同,固其文化素養、法律知識、訴訟技能等明顯存在差異。為使當事人特別是弱勢訴訟群體迅速明白訴訟旨意,更好地維好自己權益,審判法官應對弱勢主體的舉證要求適度加以引導,有利于庭審活動的順利展開,既能明朗當事人的舉證范圍,又明晰了法官查證案件事實的審理方向,為正確認定案件事實打下堅實的裁判基礎。
三、規范程序環節,處理好“辯”與“質”的關系
我們知道,質證權與辯論權是當事人在不同訴訟階段中享有的兩種性質不同的訴訟權利,實踐中,當事人易把它們混淆起來,諸如在庭審中,當事人因不懂得訴訟程序的具體規則,有時易把這兩種程序權利混用起來,比如本應談證據的質證意見,反談案件的辯論意見,無意的打亂了庭審程序,降低了質證程序的功能,影響認證效果。為此,審判法官應及時向當事人釋明質證與辯論的區別與要求,應規范約束當事人的訴訟行為,法官在質證程序中應做到“三步”到位:一要做到邊聽;二要做到邊記;三要做到邊思考。法官不僅要聽好,還要善于思量證據的“三性”,為以后的認證做好準備工作。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結婚的地方在哪里
2021-02-24房子保全后多久失效,還可以續保嗎
2021-02-19死亡法定遺產繼承范圍
2021-01-23在建工程能為第三方辦抵押嗎
2021-02-28有產權公寓可以抵押嗎
2021-02-22法院保全房產能不能過戶
2021-01-17什么是單位集資房
2021-02-17勞務外包的意義
2021-03-22產品責任險與雇主責任保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15意外保險哪些人不理賠
2021-03-09酒后駕車造成他人死亡 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13出車禍了保險公司多久賠償傷者
2021-03-21無需補繳土地出讓價款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4模擬拆遷簽約率達到多少比例就可以正式拆遷
2021-02-18對城中村拆遷補償不滿意應該怎么維權
2021-03-05拆遷補償能否按照遺囑進行分割
2021-02-01小產權房拆遷如何賠償
2021-02-22房屋的補償安置方式有哪些,農村征地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25哪些人可以在房屋拆遷過程中拿到拆遷補償
2020-12-29拆遷安置房土地出讓金要交嗎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