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務合同當事人享有的同時履行抗辯權
《合同法》第66條規定了同時履行抗辯權,只有在符合該法條規定的條件時,同時履行抗辯權才有效。
一般認為,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法律根據在于雙務合同的牽連性,即合同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之間相互依存、互為因果的相互依賴性。這種牽連性的表現有三:其一,成立上的牽連性,即指一個合同產生兩項方向相反、互為對價、互為條件的債務。其中一項債務不成立或無效時,另一項債務因此也不成立或無效。其二,履行上的牽連性,是指在雙務合同成立后,一方負擔的義務以他方負擔義務為前提,假若一方不履行自己的義務,其義務的履行也要受到影響。其三,存續上的牽連性,即如果非因雙方的過錯導致合同事實上履行不能時,所發生的危險應由何方負擔的問題(注:王*明、崔*遠:《合同法新論·總則》,中國**大學出版社,1997年3月版,第335-336頁。)一言以蔽之,雙務合同的牽連性決定了雙務合同的重要特點是:雙方當事人所承擔的債務具有對價性、交換性和相互依賴性,雙方為了實現各自的債權而不得不履行各自的義務,而在當事人一方不履行義務的情況下,這種牽連性所首先導致的結果,正是同時履行抗辯權的發生。
同時履行抗辯權制度具有四項重要功能:其一,平衡當事人之間的權益,維護當事人的權利。既然雙務合同的雙方當事人是對等的、相互牽連的,則一方不履行自己的債務而要求對方履行,就意味著只享有權利而不承擔義務,這顯然有悖于誠信和公平原則。其二,維護交易秩序。該制度允許一方在對方未履行時,可以拒絕履行,這直接關涉雙方能否依合同履行義務的問題,因此需要通過明確同時履行抗辯權的行使條件以避免權利濫用。而且,由于該制度可以督促對方履行義務,故而有利于維護交易秩序。其三,增進雙方的協作。根據誠信原則和協作履行原則,債務人與債權人對于債務的履行和權利的行使,都負有相互協作的義務。相互協作不僅有助于債務的正確履行,而且有利于雙方當事人建立牢固的合作關系,進而促進交易的增長。其四,擔保或保護功能。同時履行抗辯權是商品交換規律在合同關系中的體現,所謂“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交易原則的目的,就在于保證雙方當事人都不至于因先行給付而遭受不利。
小編總結出必須要具有必須是因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和必須是雙方互負的債務均已屆清償期,并且必須是對方未履行債務或其履行不符合約定,只有符合了這三個條件我們才能說是雙務合同當事人享有的同時履行抗辯權。還有什么問題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專業律師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合同按的手印的要求是什么
2021-01-06拆遷安置房可以貸款嗎
2021-02-25法律顧問代理案件需要另收費嗎
2021-01-10商業秘密的網絡保密方法有哪些
2021-03-25個人借貸的借貸保證要準備嗎
2021-03-04以往的贍養費能要嗎
2020-12-06已經離婚了還算婚姻糾紛嗎
2020-11-09分期付款買賣合同的適用情形
2021-02-16經濟賠償金如何支付?
2021-02-10勞動關系確認
2021-03-09計件工人被裁員的怎么補償
2021-01-15物保法律如何規定的呢
2020-12-11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有什么含義
2021-03-15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防范誤導新對策
2020-12-19撞了自家人也能獲得保險理賠
2021-02-05先理賠再治病拖垮癌癥病人
2020-12-16兼業保險代理人必須符合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7保險公司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是什么
2021-02-14未簽訂土地出讓合同但已開發使用是否繳納土地使用稅
2020-12-16農村房屋土地轉讓合同怎么寫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