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反后合同義務的類型是如何的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后合同義務的類型包括通知義務、協助義務、保密義務等其他義務。
(一)通知義務
通知義務是指合同權利義務終止后,當事人一方將對方當事人不知悉的有關合同的有關情況告知對方當事人。如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后,當事人一方請求恢復原狀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當事人,否則造成的損失應當承擔責任?!逗贤ā返谒陌僖皇龡l規定:“因受托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或者破產,致使委托合同終止的,受托人的繼承人、法定代理人或者清算組織應當及時通知委托人?!蔽泻贤K止后,受托人怠于通知或未通知,給對方當事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法定責任。受托人不得以合同未約定或合同已終止為由,不承擔責任。
(二)協助義務
協助義務是指合同權利義務終止后,積極為對方提供必要條件,提供方便,如因不可抗力解除合同,應積極采取措施減少損失。《合同法》第四百一十二條規定:“因受托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或者破產,致使委托合同終止將損害委托人利益的,在委托人的繼承人、法定代理人或者清算組織承受委托事務之前,受托人應當繼續處理委托事務?!笔芡腥思词乖诤贤呀浗K止,在特定的情形下仍應繼續處理委托事務,這是基于合同法產生的法定義務,如果違反,給對方當事人造成損失,受托人應當承擔責任(法定責任)。
(三)保密義務
保密義務是指合同權利義務終止后,一方當事人保守履行合同中所知悉對方的商業秘密、技術秘密。如技術開發合同終止后,未經委托方許可,研究開發方不得泄露有關技術數據和技術資料。
違反后合同義務應承擔什么責任
《合同法》雖規定了后合同義務,但對違反后合同義務的民事法律后果,卻未做出具體的規定。按照學術界通說的觀點,違反后合同義務仍然應當按照違約責任處理。
對于后合同責任的承擔方式,大體應有強制協助、繼續履行、停止侵害和賠償損失四種,在審判實踐中其承擔方式的具體適用應根據受損害方的要求和案件具體情況由法官自由裁量。
其中,賠償損失應當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
根據以上可知,貴單位有權要求員工履行合同義務并承擔相應的損失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院未盡到藥品質量安全監測責任怎么辦
2020-12-09結婚六年未辦結婚證算法律婚姻嗎
2021-02-05公司法董事會決議表決經過幾人同意
2020-11-25無房產證房屋轉讓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2-23贈與人可以自由撤銷贈與嗎
2020-12-11交通事故單位如何賠償
2021-01-25村委集資房發的綠本是什么
2021-01-14簽勞動合同時須告知勞動者哪些內容
2021-01-21先通知解除合同還是直接起訴解除合同
2021-03-16醉駕拘役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11勞動關系解除后用人單位須在15日內辦理檔案轉移手續
2021-02-28試用期、服務期是如何確定的
2021-02-03實習期結束才簽合同嗎
2021-02-09擅自離職該怎么做
2021-01-20勞動糾紛一審終審怎么撤銷
2020-12-31勞動監察撤訴會通知嗎
2021-01-07車禍受傷的雙份賠償是怎樣的
2021-02-22百萬意外保險如何選
2020-12-20家庭財產保險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14人身保險合同的主體客體以及內容是什么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