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法律對于哪些財產為夫妻一方個人財產以及夫妻個人財產的范圍問題給出了明確答案。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八條規定以及相關法律規定,夫妻個人財產的范圍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法定的夫妻個人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即一方在婚前已經取得所有權的財產。婚前財產一般不會自動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除非財產人明確表示贈與。比如說婚前一方獨自出資購買的房產就屬于其個人財產,并不會因為結婚而變為夫妻的共同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而獲得的各種費用因為其個人受到傷害的賠償,因此配偶的另一方不能要求將其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若其對此財產進行了動用,需返還或賠償損失。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一般來說在遺囑或者贈與合同中,若沒有明確約定,應為夫妻共同財產,但是若是在遺囑或者合同中明確約定只給夫或妻一方的,應當認為是對夫妻一方的繼承或贈與,從而成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夫妻另一方不享受其所得利益。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如衣物、書籍等生活日常用品,涉及金額不大的應屬于夫妻一方個人物品,但是金額巨大額如金銀首飾不應包括在其內。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其他的財產如軍人傷亡保險金、傷殘補助金以及醫療生活補助費等,以及具有人身性質的保健費、保險賠償金等均應屬于夫妻一方個人財產。
二、約定的夫妻個人財產
我國婚姻法規定,夫妻可以實行約定財產制,其效力優先于法定財產制。對于夫妻財產的歸屬,夫妻雙方可以共同約定歸一方個人所有的財產。但是,為了逃避債務或者有其他違背社會公德的行為,將財產約定歸一方所有,此約定無效。
關于夫妻個人財產,除了雙方可以自由協商約定外,其實多數情況下都是根據有關法律中的規定來確定個人財產的范圍。其中比較常見的就是一方在結婚之前就已經取得了所有權的財產。當然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的財產,也是有可能屬于個人所有,這主要就是兩種情況,即在婚內一方受贈與或者繼承所得的財產,此時明確說明了只贈與給這一方或者遺產僅僅由這一方繼承的,那么就不能按照夫妻共同財產對待處理。
一方出軌,會影響夫妻財產分割嗎?
離婚財產分割最新規定,離婚后夫妻財產如何分割
最新夫妻財產約定協議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安置房簽了合同打官司有效嗎
2021-01-27音樂版權費一般多少錢
2020-11-18所有權人是否有權向留置權人取回質物
2020-11-20安置房抵押貸款嗎
2021-02-20出了交通事故,有責任認定書會扣分嗎
2021-02-20借條可以打印再簽字嗎
2021-01-13哪些民事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管轄
2020-11-20離婚時夫妻債務如何清償
2021-03-19雇傭運輸毒品從犯會怎么判
2021-02-16上班期間突發疾病怎么賠償
2020-12-31違約責任是財產責任嗎
2020-12-15房屋繼承公證的幾大注意事項
2020-11-14超市顧客受傷,保險賠償如何請求
2021-03-13別墅地皮可買賣建房嗎
2021-01-15大學集資房入住什么條件
2020-11-24佛山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的前提有什么
2020-12-12試用期社保按工資的80%作基數繳納是否合法
2021-03-03勞務派遣與勞務外包有什么聯系
2021-01-23什么是意外傷害
2020-12-20為什么保險合同中受益人欄是不可以為空白的?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