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轄權異議的主體范圍,不僅包括被告,還應當包括原告、第三人。理由如下:
首先,民事訴訟法并無明確將管轄權異議的主體限定為被告。“管轄權異議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之規定,不應視為對其主體的限制條件,而應當理解為對其提出時間的限制。而對于民事訴訟法第243條,因其是涉外民事訴訟程序的特別規定,其主要目的在于確認默示協議管轄在涉外民事訴訟中的合法性,而默示協議管轄在我國民事訴訟法中無明文規定,故而該條在管轄制度中沒有普遍性,據此確定管轄權異議之主體的觀點也就失去其前提條件。因此,據此認為管轄權異議的主體只能是被告的觀點是片面的。
第二,原告應當享有提出管轄權異議的權利。一般情況下,管轄法院雖然是原告選擇的,但實踐中也存在著法院受理原告的起訴后,因特殊情況發生移送管轄、管轄權轉移的情形,此時受理案件的法院已非原告所選擇的法院了。此種情況下,不能推定原告當然認可相關法院的管轄權,而管轄關系到其程序利益,賦予其管轄異議權無疑對保障其訴權有重要的意義。另一方面,依據法律規定,原告對管轄權異議的裁定享有上訴權,這正是原告作為管轄權異議主體的一種表現。管轄權異議的裁定有兩種,一是駁回異議的裁定,二是異議成立而移送至有管轄權的法院審理的裁定。對于后一種裁定不服而上訴的當事人顯然是指原告。此時管轄權異議裁定的標的仍為管轄權,因此,原告對管轄權異議裁定的不服,實際上是對法院管轄的異議,只是這種異議的提出方式為上訴。
第三,在必要共同訴訟中,后來參加訴訟的原告也應當有權提出管轄權異議。依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在必要共同訴訟中,共同訴訟的原告必須一同參加訴訟,而不能另行起訴,即使不認可提起訴訟的原告所選擇的法院,他都必須參加訴訟,若他一參加訴訟即被推定為認可提起訴訟的原告選擇的法院,顯然是不公平的。
而且,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共同訴訟的一方當事人對訴訟標的有共同權利義務的,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經其他共同訴訟人承認,對其他共同訴訟人發生效力”,提起訴訟的原告選擇受理法院的行為,事先并未經共同原告承認,共同原告參加訴訟后,如果不認可受訴法院的管轄權,應有權提出異議。第四,目前我國的第三人制度還存在較大缺陷,法院基于地方利益考慮,有時甚至任意追加第三人,恣意擴張本院管轄權的情形。若不賦予第三人管轄異議權,其很有可能成為地方保護主義的犧牲品。因此,有必要賦予第三人管轄異議權。
多數觀點認為只有被告才享有提出管轄權異議的權利,其理由有:
(1)民事訴訟法第127條規定,管轄權異議“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交”,而在第一審程序中,有權利提交答辯狀的當事人只有被告。
(2)管轄法院是原告自己選擇的,應當推定其認可受訴法院的管轄權,否則,其不應向該法院起訴,即使其后來發現受訴法院無管轄權,也可以通過撤訴的方式來否定法院的管轄權,因此,原告無權提出管轄權異議。
(3)必要共同訴訟的原告自己申請參加訴訟,說明其已經承認原告的訴訟行為,那么他應受約束不能再對原告選擇的法院提出管轄權異議。
(4)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可以申請參加訴訟,也可以不申請參加訴訟而另行起訴,假如他申請參加訴訟,則表明他承認和接受了法院的管轄,如果他對受訴法院管轄有異議,則完全可以不參加訴訟而另行向有管轄權的法院起訴。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在訴訟中通過支持一方當事人的主張來維護自己的利益,其訴訟地位決定其只能依賴原、被告一方,因此,其無權提出管轄權異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立案就沒有回執嗎
2021-01-20刑事案件中哪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2020-12-26請律師打離婚需要多少律師費
2020-11-23主債務分期履行情況下的保證期間的起算
2021-03-25死緩在哪里服刑
2020-11-26合作關系是否可以有競業限制
2021-01-25建筑工傷的勞動關系在停工留薪期間可以解除嗎
2021-01-31雇傭關系傷者主動放棄治療還要賠償嗎
2021-01-15學生發現肺結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1勞動合同與勞動合同的認定
2021-01-08使用假學歷如何處罰
2021-02-13飛機航空管制延誤賠償
2020-11-20新車自燃廠家賠嗎
2021-02-11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如何確定管轄
2021-01-21地震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2車禍保險公司理賠步驟有哪些
2020-12-11無法找到第三者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無責車輛損失賠償責任
2020-11-28財產所有者、保險契約、被保險人權利與義務知識
2020-12-13交通事故后被保險人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9淺析保險受益權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