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判決書生效被告方不執行如何處理
依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法院判決書生效后被告不執行的,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被告的財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三十六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
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二、判決書生效時間
我國司法實踐中實行的是二審終審,一審和二審的判決書生效的各有不同。
1、民事一審判決書。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第一款,“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的規定,上訴期間是15天,因此一審判決書的生效時間是在上訴期過了之后,也就是判決的15天以后生效。
2、行政一審判決書。一審判決為收到判決書15日如不上訴,自動生效。
3、刑事一審判決書。一審判決為收到判決書10日內如不上訴,自動生效
4、二審判決。二審終審制度的意思就是二審就是最后一次審判,二審是沒有上訴這個說法的。所以,民事、行政和刑事的二審判決書在送達時就生效。
雙方不是同時收到的,分別計算上訴期間。如果上訴期是法定假日的,延期計算。
三、什么是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
(一)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概念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是指對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者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行為。
(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構成特征
1、犯罪客體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人民法院的正常活動。
2、犯罪客觀方面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決和裁定,情節嚴重的行為。
3、犯罪主體
本罪主體為特殊主體,主要是指有義務執行判決、裁定的當事人。對判決、裁定負有協助執行義務的某些個人,也可以成為本罪的主體。4、犯罪主觀方面
4、犯罪主觀方面
表現為故意,即行為人明知是人民法院已經生效的判決或裁定,而故意拒不執行。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法院判決書生效被告方不執行如何處理”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法院判決書生效后被告不執行的,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被告的財產。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期徒刑要一輩子待在監獄里面嗎
2021-01-28什么是應付票據貼現
2021-02-01房屋不動產房貸沒結清怎么辦贈與
2020-11-16民法宣告失蹤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25家暴打青紫是輕傷嗎
2021-02-20醫療費中醫保部分能否提起訴訟
2020-11-09劃撥用地手續有哪些
2021-01-17勞動法關于調崗的規定
2021-03-24意外事故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29保險公司敗訴承擔訴訟費是否合法
2020-12-14如何認定保險合同的效力
2021-03-05抵押房產保險費發票可以抵扣嗎
2020-12-05企業財產保險屬于哪一種保險
2021-01-07沒資格證保險公司到底賠不陪
2021-01-08永久性土地轉讓合同是永久有效的么
2020-12-03工業土地分割轉讓嗎
2021-01-26征收集體土地審批程序以及要求
2020-12-14房屋買賣未過戶拆遷款如何規定
2021-02-19拆遷補償多長時間才會下來
2020-11-25遇到暴力拆遷時應該怎么做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