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中如何設置條件或期限才能被認為有效
案件簡介:原、被告雙方簽訂房屋買賣合同,約定過戶后仍由被告居住,直至身亡或五年后搬出。
2008年9月8日,原告程某某(乙方)與被告馮某(甲方)簽訂了一份“樓房轉讓協議”,該協議約定價款,付款期限等,同時雙方商定辦理過戶手續后,仍由甲方繼續居住,乙方不計收房租,直至甲方身亡或五年后搬出,乙方才能收回全套房屋。協議簽訂后,雙方向公證處進行公證并辦理房屋產權過戶手續。雙方提交公證的“樓房轉讓協議”中第二條內容約定的交付時間為“……直至甲方身亡或五年后搬出……”。2013年11月,原告認為協議約定的5年期限已到,要求被告搬出房屋,從而引發爭執。
(案例索引:(2016)甘07民終147號)
裁判結果:合同成立,但合同中約定的期限未到,被告返還房屋的條件尚不具備。
本案雙方所簽訂的契約從形式和內容來看已成立并生效。合同中約定的“甲方身亡或者五年后”是雙方對房屋交付期限的約定?,F雙方辦理過戶手續后至今雖已超過五年,但因被告現還未身故,故原告要求被告立即返還房屋的條件尚不具備。對本案所訴爭的房屋,原告可待被告身故后收回比較符合本案的實際情況。
律師說法:合同中附條件、附期限需具備哪些要求?附條件與附期限有何區別?
在上述案件中,爭議的焦點在于原、被告簽訂的合同是否為附期限的合同及期限是否超過的問題。所謂附條件、附期限合同指當事人在合同中特別規定一定的條件或期限,以條件的是否成就或期限的到來來決定合同的效力的發生或消滅的合同。附條件的合同要求條件必須是將來發生的不確定的事實,而附期限的合同是以將來發生的確定的事實來作為合同條款。在本案中,被告有交付房屋并變更登記的義務。原、被告約定房屋雖然已變更登記,但仍由被告居住,直至身亡或五年后搬出。根據這一條款,被告主要的交付義務并未完成,表明合同并未終結、消滅,因此合同應為附條件或附期限合同。但因雙方約定的條款是將來發生的確定的事實,所以應歸屬于附期限的合同,只有當該期限到來時才能請求被告離開。而被告因年老體弱,法院基于被告現實狀況,判決被告身亡才交付房屋是法律上人道主義體現。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合同中如何設置條件或期限才能被認為有效”問題進行的解答,附條件的合同要求條件必須是將來發生的不確定的事實,而附期限的合同是以將來發生的確定的事實來作為合同條款。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死亡的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12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5非法經營煙花爆竹犯罪嗎
2021-02-09有限合伙人股東欠伙企業款算侵權嗎
2020-12-15強制執行撤銷要多久生效
2021-01-03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是不是要雙方到場簽字
2020-11-13沒有要約的合同是否要執行
2021-01-19配偶成為法定繼承人需滿足什么
2020-12-21兼職算雇傭關系嗎
2021-01-06試用期后降薪違法嗎
2020-12-16勞務合同應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3星期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合法嗎
2021-01-22投資型保險有哪些型式
2020-11-13外資保險公司因分立解散需要批準才能解散嗎
2021-01-06失業保險基金是??顚S脝?/p> 2021-01-10
疲勞駕駛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1-01-29在車險不足額保險合同如何賠償
2020-12-23保險受益人的變更有沒有期限要求
2021-02-07飲酒出事故保險公司應該負責嗎
2021-01-08分紅險幫您巧理財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