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應該是近年以來GDP增長率任務目標定的最低的一次。但是,由于中國經濟總量近年來的快速增長,GDP增長率即便只定在7%,其增長的總量,也要遠遠大于此前,這一點,請諸君一定理解清楚。
GDP增長目標向來具有指導當年度經濟政策口徑、力度、方法、風格的重要意義。那么,近年來最低的GDP增長目標對房地產市場究竟意味著什么?
1、針對改善型需求的房地產政策口徑進一步寬松的可能性加大。
GDP7%確實不是高目標。但是,正是因為其目標定的是近年來最低,更說明了一個問題,即GDP增長7%是政府的底線。換句話說,7%雖然不高,但是意味著這是必須完成的任務。
所以,一旦整體經濟增長乏力,出現“情況”,房地產政策口徑進一步向寬松調整的可能性就會變得較大?,F在,央行正在評估房地產貸款政策的調整的可行性。這種寬松,可能主要針對改善型需求。
2、特大城市的限購之鎖,不會全面去除,但結構性打開的可能行極大。
李*強總理做的政府工作報告文稿,之前經歷過幾次征求意見。在這個過程中,中央政府以不同的方式向地方“吹過風”,這個吹風攸*君自己總結一下,就是“不惟GDP不應該是不要GDP”,換句話說,就是不能因為指標低,地方政府就對經濟增長不作為。
所以,對于北京、上海這樣的特大型城市,就會出現一個局面,一方面是簡政放權、萬眾創新,為了鼓勵這個,要繼續減稅,這一塊的地方財政收入會進一步減少;另一方面,城市規模仍在擴大,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的投資還會上升(就看看北京還要修多少地鐵吧),地方政府要保證這個投入,賣地收入還是需要保障,但全面放開限購又不是行政首長們愿意承擔的政治風險,所以結構性放開,比如對高端房地產限購政策進行調整的可能性非常大。
惟一的懸念就是,北京和上海誰先給誰解套。
3、沒有“大量放水”的計劃,現在房地產市場經歷的現狀可能就是新的“常態”。
GDP目標定在7%這回事,向外界傳遞了一個信息,即政府貫徹“經濟新常態”的決心。所以,直接導致的就是不會出現諸如4萬億投資計劃一樣的“普遍放水”的政策取向,而是定向向涉及民生和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寬松”。之前政府就是這么干的。
所以,在沒有“普遍放水”的情況下,房地產市場出現根本性逆轉的可能性比較小。當前房地產市場遇到的情況,很可能是階段性的“常態”。政府對于改善型需求政策口徑的寬松化,至多會對北京、上海的樓市帶來一些積極變化,房地產市場的整體方向,很難逆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解除車輛抵押合同如何撤銷
2021-01-17違法占地判定的法律依據都有哪些
2021-02-05車輛交通事故處理有什么流程
2021-01-27拖欠物業費多少會被起訴
2021-02-18如何書寫一份有效的遺囑
2020-11-09駕照屬于行政許可嗎
2021-02-22婚前房產已贈與并過戶還能反悔嗎
2020-12-26公房使用權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1-06二次固定合同到期終止怎么賠償
2020-12-12拒付加班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1-07什么情況下可以找保險公司理陪
2021-02-15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問題
2021-02-23夫妻共同財產有沒有包括保險
2020-11-22中國保監會有權處罰外資保險公司嗎
2020-11-11開車撞死人保險公司沒有諒解書會賠付對方嗎
2020-12-06保險代理人的資格條件有哪些
2021-01-20保險如何避免巨災風險
2020-12-18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責任保險規定具體是什么
2020-12-31淺析保險受益權
2021-03-12營業房拆遷時,按照住宅標準補償是否合理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