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題的提出
近年來,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糾紛激增,農地承包合同糾紛已成為三大涉農案件(其余兩類為農村稅費糾紛和農村征地糾紛)之首。茲有一案例:
1999年10月,崇明縣綠華鎮綠湖村村民施*明與該村村民委員會(以下簡稱“村委會”)簽訂《土地承包合同》和《土地承包補充協議》各一份,雙方約定村委會將集體農田發包給施*明經營,并區分確權田和經營田,對確權田部分采用家庭承包的方式,對經營田部分則作為專業承包,收取高于家庭承包的較高租金。雙方另約定,農業稅、勞動積累、水資源費、農機修理分攤費按每畝68元另外結算。2003年初,崇明縣人民政府發布了《致全縣廣大農民群眾的一封信》(以下簡稱“公開信”),內容為調整農業稅收,即每畝土地收取的農業稅標準(不含附加費)統一為41.76元。施*明獲悉后,以原合同約定承包費違反國家規定及“公開信”內容為由拒絕支付2002年度的承包費。2003年5月,村委會從市政府下撥給村民的綠化補貼中扣收了施*明所欠的承包費。施*明對村委會收取的承包費用提出異議,訴至法院請求判令村委會減少承包費并返還2002年度已多收的土地承包費3,042.41元。
一審法院認為:調整農業稅與土地承包費是不同概念。雙方簽訂的系爭合同及補充協議所約定的承、發包雙方權利與義務內容均未違反法律法規與有關的政策規定,應為有效。國家實行農村費改稅政策后,村委會亦對承包費中的含稅部分按農業稅的統一收費標準及時作了相應調整,此舉未加重施*明的負擔。原審法院遂判決駁回施*明的訴訟請求。
施*明不服原審判決,提出上訴稱:一、系爭土地承包合同及補充協議未按約經見證機關見證,故未生效。二、村委會將本應作為家庭承包的土地作為專業承包收取高額承包費的做法屬于應當廢止的“兩田制”,且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以下簡稱“《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三、對于現行的承包收費,大部分村民是反對的,都未主動繳納承包費,但村委會利用便利條件,扣劃了市政府下發的綠化補貼抵作承包費。四、請求撤銷原審判決并依法改判支持施*明的原審訴請。
該案是一起因村民對村委會收取的承包費數額有異議而引發的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糾紛。此類糾紛的解決,關系農村土地承包合同關系的穩定,影響農業生產的發展和農村穩定。而只有把握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糾紛發生的社會背景,在此基礎上,才可能找到此類糾紛切乎實際的最佳解決途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拘留人聘請律師有哪些流程
2020-12-23申請人如何申報工傷
2020-11-29婚前財產公證
2021-02-15老人能要以前的贍養費嗎
2020-11-15債務人在債權轉讓時的抗辯權的規定
2020-11-25合同代理人簽字和蓋章效力一樣嗎
2021-02-03如何辦理城市私房所有權的登記?
2021-03-01勞動者違約離職應賠償哪些損失
2020-11-11試用期沒有7天不給工資是否合法
2020-12-18試用期、服務期是如何確定的
2021-02-03轉合同工前兩年的實習期算工齡嗎
2020-11-08壽險如何賠付
2021-02-09雇主責任險是什么意思
2021-03-22保險合同的終止問題有哪些
2021-03-12保險應當依法繳未簽合同應該怎么樣的
2020-12-20保險合同解釋原則有哪些
2021-02-18失業保險基金是存在哪里的
2021-02-06事故中汽車失火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2-19皮革制品是否屬于保險范圍
2020-12-28什么是保險理賠原則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