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
一位從事裝修行業多年的業內人士爆料表示,目前裝修公司普遍流行一種電話營銷方式。而這種營銷必備的第一個條件就是必須取得有潛在裝修需求的客戶詳細資料。
該人士透露,客戶詳細資料的獲取方式也有一個進階式的發展。最初業內是花錢,比如給指定某個號段發送批量短信,但是很多屬于無效投入,效果相當一般。然后則是通過從地產商售樓處買取客戶資料,進行發送。再然后則是承諾售樓方一定回扣,讓對方幫助推銷。基本方式則是先編輯好廣告短信,給這些指定業主發送一遍,然后再逐一給每個業主打電話,過濾掉其中沒有裝修意向的。有意向的則進行記錄,在推銷上進行重點對待。然后經常組織一些具有吸引力的活動,把活動內容及時發給意向業主,邀請業主參加現場活動。
該人士透露,這種營銷方式相當考驗銷售人員的溝通技巧,在不跟客戶面對面的情況下,要克服客戶對于推銷電話的先天性厭煩心理,因此必須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通過簡明的表達,引起客戶的興趣,比如表達清楚自己的身份,找業主做什么,這樣做有什么幫助乃至好處。該人士表示,雖然這只是一種營銷方式,但是涉及到泄露業主資料,多少讓被騷擾到的業主如鯁在喉。
另外現在這種電話營銷方式在業內普遍流行,于是導致購買了整個樓盤業主資料的裝修公司還有可能倒賣一部分業主資料給另一家同行業公司。所以導致業主被裝飾公司反復騷擾,不堪其擾的情況出現。而這一點也在記者調查中被證實,很多裝飾公司持有大量業主的名單,而且這份名單的詳細程度達到了業主姓名與手機號碼相對應的程度。
【律師說法】
買房之后,總有裝修公司打電話騷擾,當事人可以通過調查,掌握了本人信息泄露的具體原因或渠道的情況下,才能通過法律手段追究相應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不論個人或是單位,凡竊取、出售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均屬于違法行為。
通常,當事人買房之后被裝修公司獲取個人信息,很多是被開發商售樓處泄露的,但是目前個人很難找到足夠證據證明上述情況,因此維權難度很大。不過,當事人在簽訂買房或入住合同時,可以在補充條款中追加一條“不得向第三方泄露個人信息”的保密條款,并約定違約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轉讓車輛是否報廢的證明責任
2021-01-18合同到期公司解散有補償金嗎
2021-02-18法定社區戒毒的期限幾年
2021-03-23農民誤工費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1-03-06第三方支付有哪些弊端
2020-12-25買斷工齡款離婚可以分割嗎
2021-02-03多個股東公司財產混同是如何的
2020-12-08和艾滋病人結婚是無效的嗎
2021-03-02順位抵押擔保合同中抵押權實現的順序是什么
2021-01-22如何進行商場受傷索賠
2021-03-10《侵權責任法》與校園安全責任
2021-02-10外資房地產開發的基本程序
2021-03-10員工離職老板能不能扣工資
2020-12-16勞務合同和正式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30試用不合格單位怎么證明
2021-03-19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生效時間
2021-02-18交通死亡事故走保險流程
2021-02-26違約責任保險是怎樣的
2020-12-29什么時候保險理賠不需要保單
2020-11-26保險欺詐的法律后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