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被搶注能否要求賠償?
商標被搶注能要求賠償。如果你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對方搶注你的商標是可以要求對方賠償的。根據《商標法》的規定,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在被侵權期間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包括被侵權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侵權人因侵權所得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因被侵權所受損失難以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這個規定得很詳細了,有三種方案:你的所得、別人的損失、前兩個都無法確定時由法院裁定(50萬以下)。
《商標法》還規定,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并說明提供者的,不承擔賠償責任。你在市場上進的,你知道是假冒的嗎?如果不知道,你只要提供市場賣給你皮包的商家,你可能不需要承擔賠償責任。
另外,如果問題嚴重,可能追究刑事責任。《商標法》第五十九條規定,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發現商標侵權,可以實行的解決辦法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三條:有本法第五十二條所列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之一,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愿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專門用于制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并可處以罰款。當事人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處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侵權人期滿不起訴又不履行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進行處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根據當事人的請求,可以就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打擊侵權行為維護合法的商標權益的具體步驟大致如下:
第一、周密調查、全面搜集證據材料是打擊侵權行為并獲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調查中要獲取下列要素的準確信息:侵權行為人,侵權具體形式,侵權商品的數量,侵權行為(或侵權商品)的準確發生地點。需搜集的證據包括:
1、被侵權人在先權力證明(包括商標注冊證等)
2、被侵權人產品樣本
3、侵權產品樣本
4、購買侵權產品證明(如發票等)
第二,客觀分析調查情報、證據材料,并結合權利人的主觀傾向,選擇切實可行的維權途徑。針對侵權性質明確,侵權商品容易匿藏轉移,對侵權人提起訴訟價值不大的侵權案件,可適用行政查處程序。這種方法的主要優勢在于,查處力度大,查處行動快,對制假者和售假者打擊迅速,能有效制止侵權行為的蔓延。對于侵權人實力較強,侵權行為和侵權商品銷量易于舉證,可考慮索賠的的案件,可適用訴訟程序。使用訴訟程序的優勢在于,查處力量大,投訴人可依據有關法律規定,對侵權人提出索賠。但訴訟程序相對復雜,耗費的時間較長。
第三,制作投訴書、起訴書并向相應機關遞交,請求對侵權行為實施打擊。這是打擊侵權行為中最重要的步驟。
至于商標侵權賠償上面,《商標法》第五十六條規定:“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在被侵權期間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包括被侵權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前款所稱侵權人因侵權所得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因被侵權所受損失難以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
綜述,近幾年商標作為無形資產越來越受到重視,面臨搶注,盜用商標能行為時你要做的是積極收集證據,通過法律的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商標被搶注但該商標還未通過審核,你是可以通過在商標公示處反對其使用的。
商標權的保護期限和范圍
商標使用許可合同的內容及費用支付方式
商標侵權行為的表現形式有哪些,哪些行為屬于商標侵權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高空拋物危害他人健康怎么認定
2020-11-30代持股份可以起訴確認股權嗎
2020-11-30債權人申請債務人破產的,應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04私下簽的離婚協議有效嗎
2020-12-09婚前隱瞞債務是騙婚嗎
2021-02-12公司被執行后能否更換法人
2021-03-09搭順風車發生交通事故怎樣賠償
2021-03-24治安管理處罰立案嗎
2021-01-15代理合同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0-12-14出售民間偏方治病出售民間偏方都構成銷售假藥罪嗎
2020-11-15公司解散的補償金時效是多久
2021-01-10經濟裁員能否獲得經濟補償
2021-02-24離職工資過一個月才結算合法嗎
2021-02-01超過勞動仲裁時效期間應如何主張權利
2021-01-11發生勞動糾紛勞動者如何維權,勞動者維權時的注意事項
2020-12-06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03購買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大有學問
2021-01-20公司不交保險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2021-03-25對方全責無保險理賠怎么處理
2020-11-09保險法釋義第一百一十一條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