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間合同訂立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居間人往往利用公眾認知度較高的媒體發布虛假信息,誘使委托人上當。一些中介機構利用大眾熟知的媒體發布虛假的信息,如轉讓技術、尋求技術合作、加工承攬等,而事實上中介機構發布的只是一種廣告,并不是合同,也不是合同的要約,只是一種要約的邀請。看到了廣告的公眾找到廣告的發布者并與之商談才能提出要約,直至承諾。因此受欺詐方與中介方在刊登廣告的條款或文字表達方面發生關于違約責任的爭論時,受欺詐方往往很難取勝。
2.居間人與第三人進行惡意串通,獲得委托人的預付款、定金及服務費。居間合同欺詐多以無償獲得或不平等獲得委托方的中介費為目的,所以居間人提供的信息必然是虛假的,否則也就不構成合同欺詐。居間人慣用的手段就是與第三人惡意串通,共同設置陷阱,使受欺詐方甘心上當付出預付款及中介費。一旦第三人不履約或逃之夭夭,居間人也不會因提供居間服務而受到法律的追究。而受欺詐人要找居間人與第三人惡意串通的證據是非常困難的。
3.居間人故意夸大第三人的履約能力,促成委托方與第三人簽約以獲取中介服務費。這種欺詐行為主要表現為居間人夸大第三人的履約能力,沒有把與合同有關的真實情況告訴委托方,致使委托方與第三人訂立的合同在履行了一部分后不得不終止,而委托方則因要求返還中介費沒有合法依據而不得不承受損失中介費的后果。
4.居間人和第三人串通在中以種種借口解除合同,使委托人承擔違約責任。居間人和第三人串通,在委托人與第三人簽訂的合同履行中以種種借口解除合同,不但賺取了中介費,而且使委托人有苦說不出。多次進行這樣的欺詐行為不但獲得可觀的中介費,而且完成了第三人的加工任務。這種欺詐往往在委托人與第三人簽訂的合同中就已經設下陷阱,多數表現為加工。例如,居間人串通第三人虛報加工任務而中介費根據合同標的額的百分比提取,委托人與第三人簽訂高額加工承攬合同,按百分比給居間人提取了中介費,但在實際履行中第三人以種種借口解除合同,當委托人找居間人時居間人以合同的解除與自己無關為由拒絕退還中介費。此時委托人往往沒有任何證據證明他們的串通,只能吃啞巴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經偵調查期間會抓人嗎
2020-12-14有限公司股份轉讓的手續有哪些
2020-12-12危險駕駛罪所需要的證據有哪些
2020-12-12如何區分票據無效和票據變造
2020-12-25涉外結婚怎么辦理結婚證
2021-03-10內部仲裁員與外國仲裁機構不同的是什么
2020-11-28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3-022019反家暴法施行,北京法院簽署人身保護令首例
2021-01-10撫恤金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23房屋貸款銀行要評估嗎
2021-01-07委托拍賣合同應當載明什么
2020-12-22小孩在超市受傷責任在誰?如何適用法律
2021-01-13集資房與經濟適用房的區別
2020-11-28工作地點和用工單位改變可否賠償
2020-11-08公司倒閉法人有什么責任
2020-12-05勞務派遣終止是否勞動關系終止
2021-03-16人壽保險離婚能不能分割
2021-03-25人壽保險的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14商務旅行人身意外傷害險是否屬于稅前扣除的范圍
2020-11-23五五分成保險是怎樣賠償的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