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事人申請延期審理的條件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開庭審理:
(一)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
(二)當事人臨時提出回避申請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
(四)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零四條在法庭審判過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影響審判進行的,可以延期審理:
(一)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
(二)檢察人員發現提起公訴的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建議的;
(三)由于申請回避而不能進行審判的。
二、什么是延期審理
延期審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已經確定開庭審理日期后,或者在開庭審理過程中,由于出現某種法定事由,使開庭審理不能如期進行,或者已經開始的庭審無法繼續進行,從而決定推延審理的一種訴訟制度。延期審理只能發生在開庭審理階段,延期審理前已進行的訴訟行為,對延期后的審理仍然有效。但延期的時間不計算在審理期限內。
三、訴訟中止與延期審理的區別
1、適用范圍不同。訴訟中止可以發生于訴訟程序開始以后一直到判決作出以前的任何訴訟階段,而延期審理則只能適用于開庭審理階段。
2、適用效果。訴訟中止將造成本案訴訟程序的中途擱置,受訴法院和當事人、其他訴訟參與人就本案的一切訴訟活動都應當停止進行;延期審理只是將本案開庭審理的日期拖延,有關訴訟活動并不因此停止,比如通知證人到庭。
3、恢復審理上。訴訟中止的法定情形來自于訴訟外,何時恢復訴訟,通常受訴法院是很難左右的;但是延期審理的法定情形來自于訴訟之中,恢復審理的日期通常由人民法院確定。
4、法定情形是不同的。延期審理適用于: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當事人臨時提出回避情形的;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其他應對延期的情形。中止審理適用于: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行醫罪與醫療事故罪怎么區分
2021-02-12商務合同談判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06有限公司章程的法律效力是多久
2021-02-12股東直接訴訟的特點有哪些
2020-11-14交通事故賠償款對方不給怎么辦
2021-01-12競業限制實務中如何界定競爭對手
2021-01-29合同詐騙罪概念是什么
2021-02-26交通事故對方全責可以賠償哪些
2020-12-19煤礦辭退體檢嗎
2021-02-20員工簽勞務合同有什么風險
2020-12-01企業停產是否屬于勞動關系終止
2021-01-08離職時單位要求簽保密協議合法嗎
2021-03-02勞務外包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18保險代理合同保存期限是多久
2021-02-16怎樣才能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問題
2021-01-09保險合同是怎樣解除的
2020-11-25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改造
2021-01-20保險公司理賠時會查證件的真假嗎
2021-02-28保險人能否因保險標的物轉讓未批改而拒賠
2020-12-25傷者死亡駕駛員駛離現場全責保險公司怎么賠付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