詢問是否算要約邀請
小編認為詢問不滿足要約邀請的條件。同時也不滿足要約。詢問既不算要約邀請也不是要約。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規定,要約邀請也稱要約引誘,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因此,要約邀請有以下特點:
(1)要約邀請是一種意思表示,故應具備意思表示的一般成立要件;
(2)要約邀請的目的在于誘使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而非與他人訂立合同,故只是訂立合同的預備行為,而非訂約行為;
(3)要約邀請只是引誘他人發出要約,既不能因相對人的承諾而成立合同,也不能因自己作出某種承諾而約束要約人,行為人撤回其要約邀請,只要沒有給善意相對人造成信賴利益的損失,不承擔法律責任。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規定,要約是一方當事人以締結合同為目的,向對方當事人提出合同條件,希望對方當事人接受的意思表示。發出要約的一方稱要約人,接受要約的一方稱受要約人。要約不同于事實行為。要約作為一種締約的意思表示,它能夠對要約人和受要約人產生一種拘束力。尤其是要約人在要約的有效期限內,必須受要約內容的拘束。要約發出后,非依法律規定或受要約人的同意,不得擅自撤回、撤銷或者變更要約的內容。
要約和要約邀請有的區別
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表示,而要約是一方向他方發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與要約的區別主要有:
1、根據當事人的意愿來區分。要約包含有當事人受要約拘束的意旨,而要約邀請只是希望對方主動向自己提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2、依法律規定作出區分。這是指按法律明確規定為某種行為是要約還是要約邀請來區別。
3、根據訂約提議的內容來區分。如果訂約提議的內容中包含了合同的主要條款,則為要約,否則為要約邀請。
4、根據意思表示是針對特定人還是不特定人發出來區分。要約邀請大多數情況下是向不特定人發出的。
5、根據交易習慣即當事人歷來的交易做法來區分。
在實際生活中,寄送的價目表、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等都是要約邀請。對于商業廣告而言,一般視為要約邀請,但若商業廣告的內容符合要約的規定,如懸賞廣告,則視為要約。
根據上述合同法的相關規定來看,小編認為詢問不應算要約邀請,要約邀請是一種意思表示,需要一般成立要件,且要約邀請是向不特定人發出的。詢問不算要約邀請。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目前合同法的相關規定,要約邀請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小編認為詢問不滿足要約邀請的條件,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約定時間內未付款能否解除合同
2020-11-22村委會錯誤發放征地補償怎么辦
2020-12-04建立農村水污染受害者社會救助機制
2020-12-04誰提離婚誰便凈身出戶婚內保婚協議有效嗎
2021-01-27購房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1-23工傷意外身亡賠多少錢
2021-02-11有限合伙人的財產份額可以繼承嗎
2021-02-28婚內協議及應注意的問題
2021-03-15老人有存款能要贍養費嗎
2020-12-15贍養費的給付標準詳解
2021-02-15合伙糾紛管轄相關規定
2021-01-06醫療服務合同的賠償責任是怎樣的
2020-12-12動產質押可以抵押房產證嗎
2020-11-30勞動者突然離職,工資還要結算嗎
2020-12-03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怎么做分錄
2021-01-20被判刑軍人的工齡如何計算
2020-12-26壽險責任準備金的管理方法
2020-12-29藥物過敏致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0-12-20產品責任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19合同的法定解除權在什么時候體現呢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