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擅自離職造成損失單位怎樣追償
用人單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量:
1、用人單位的損失必須以實際發生為準,對于可通過其他途徑進行救濟的債權如拖欠貨款,不宜由勞動者承擔賠償責任。
2、在認定勞動者過錯時,應考量損害的發生與勞動者崗位職責之間的關聯程度,如勞動者被用人單位指派從事超出其崗位職責范圍的工作而導致損害發生,則不宜由勞動者承擔賠償責任。
3、在確認過錯程度時,要將企業經營風險、管理人員過錯與勞動者崗位職責、過錯進行全面綜合衡量。
4、在確認賠償金額時,要考慮勞動者的工資收入、過錯程度綜合認定。
5、在要求勞動者實際履行賠償義務時,根據相關規定,只能要求勞動者進行限額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資部分不得低于最低工資標準。
關于員工擅自離職違約金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1、《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2、《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并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3、《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五條:除本法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員工擅自離職造成損失應該單位怎樣維權?面對員工擅自離職的情況單位是克扣員工工資,作為普通的員工應該要能夠遵循好相關的規定,避免給自己帶來麻煩。員工擅自離職造成損失面臨單位的追償或不合理對待,可以在線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劃撥和出讓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9軍婚的法律制度規定有哪些
2020-12-04因民事糾紛打架致人輕傷會有什么嚴重后果
2021-01-16反擔保什么時候解除
2021-02-01擔保合同能否約定獨立效力
2020-12-122020年江蘇省工傷事故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08隔代探望權不再保留,最新草案三審稿
2021-02-20學生在學校發生碰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8通過房產中介買賣房屋有何風險
2021-03-18不動產登記公告的主要內容包括什么
2021-03-05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有哪些
2020-11-22伍某訴某保險公司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6二審判決書生效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0-11-17吉化爆炸案理賠可能僅幾萬元 損失應由誰買單
2021-03-04沒有經保險公司現場勘查,能獲得賠償嗎
2021-03-24發生交通事故后,被保險人在向保險公司索賠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28保險合同簽訂后,被保險人能否更換
2020-12-15費差益
2020-11-29關于承包權能否繼承”的問題
2021-03-02河道灘涂地的權屬確認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