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形成原因
(一)農民工維權意識不強
農民工是社會的弱勢群體,不少人缺乏相應的法律知識。農民工求職心切,不知道在受雇用的時候要和老板簽訂書面的合同,因此常常是以口頭的形式和老板約定。一到糾紛發生,口說無憑,最后受傷害的還是農民工。當他們的權益受到了侵犯,因其孤身在他鄉,信息相對閉塞,不知道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也沒有什么機構指導他們怎么去維護自己的權益。
(二)法律執行力度不夠
雖然我們國家的《勞動法》在第五十條中明文的規定“工資應以貨幣的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但是勞動執法部門,社會保障部門,沒有完全負起他們應該履行的職責。加之我國現今的經濟發展水平,還沒有普及建立相應的措施和機構來維護民工的權益(比如設立民工免費法律援助機構)。當民工的權益遭到侵犯的時候,相應的機構遠遠與民工的現實需求相差甚遠。另外由于法院在審理案件的程序上要求,要給予雙方足夠的舉證期限及開庭審理、雙方當事人上訴的權利期間。這樣也是造成農民工工資拖欠不能及時解決的原因。且大多數農民工都是外地人,建設單位拖得起時間,農民工們吃住在城市,他們拖不起。
(三)資金不能及時回籠
拖欠農民工工資暴露出了我國在市場經濟建立和完善的過程中房地產領域出現的一些問題。開發商搞到地皮后,即用土地到銀行做大筆的抵押貸款,一旦樓市蕭條,資金不能及時回籠,開發商資金鏈就出現問題,開發商即面臨多方面的壓力,一是工程材料款,二是銀行利息,三是各種管理費,四是農民工工資,五是廣告策劃費用等等,在這種情況下,開發商很難解決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
(四)層層轉包未能禁止
目前的建筑市場上,在層層轉包的過程中,出現的“貓膩”是非常多的,一些有關系的人從開發商手中拿到工程,轉手給包工頭,包工頭再把活分給農民工做。這樣一層層下來,一個工程可以轉四五個圈。中間轉手的大多是“皮包公司”,靠轉包牟取暴利,出現問題就一走了之。而農民工是“工程金字塔”的最底層,一旦承包商出現資金困難或攜款逃跑,最終倒霉的還是農民工。有的發包方在工程已經或快完工的情況下仍然不給錢,惡意拖欠工程款,造成承包方無力支付民工工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安抓錯人怎么辦?會有相應賠償嗎
2021-02-12公司合并債權人有何權利
2020-11-13原產地標記與地理標志有哪些異同
2020-11-25逼婚是否侵犯婚姻自由
2020-11-11贍養費標準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1-13家庭贍養協議書
2020-11-14房產訴訟期間可否居住
2021-02-11內部仲裁員與外國仲裁機構不同的是什么
2020-11-28申請工傷傷殘鑒定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6法院立案需要戶籍證明嗎
2021-01-14離婚訴訟書可以寫得詳細點嗎
2021-03-09工資發兩張卡工傷賠償怎么認定工資
2021-01-12建筑施工強制性規范有哪些
2020-11-16離職再入職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9換崗位屬于勞動合同變更嗎
2020-11-11員工提供虛假資料可解除合同嗎
2021-03-20保密協議是否需要支付保密費
2020-12-09辭職后可否進行勞動糾紛仲裁
2021-02-13人身保險的三要素是指什么內容
2020-12-24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需要公告嗎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