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解除權能否約定排除
從合同法的九十四條規定的內容看,這一規定顯然是法律對非違約方的一種救濟,使他在對方違約的情況下或其他客觀因素而導致合同無法繼續履行的情形下,通過單方面的行使解除權,能盡快地從合同法律關系中退出,以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
應該說,這時法律賦予合同當事人的一種法定權利,是不能被排除的!
根據《合同法》第9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不可抗力可能使合同不能履行、不能完全履行、不能按時履行,使合同失去意義。如供貨方甲公司(生產性企業)因天災造成生產線全部毀損,合同不能履行。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將不履行主要債務。履行期尚未屆滿,債務人明示或默示毀約,這種行為被稱為預期違約。所謂明示預期違約,是指債務人以通知或聲明的方式表示到期將不履行合同。所謂默示預期違約,是債務人以行為表明其到期將不履行合同,比如債務人將惟一的標的物出賣給第三人,第三人善意地取得了標的物的所有權,此時,預期違約人到期不可能履行合同,這就是默示毀約。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的期限內仍未履行。遲延履行是指債務人在履行期屆滿后仍未履行債務。經催告后,債務人在合理的時間內仍未履行,此時債權人獲得單方解除權,可以通知債務人解除合同。催告是債權人向債務人發出的請求履行的通知,合理的期限,是指給予債務人必要的履行準備時間。合理期限的長短,應當根據合同的具體情況確定。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當事人遲延履行合同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合同的目的不能實現,已經構成了根本違約,此時無須經催告程序,被違約人在違約人履行期限屆滿末履行合同時,即可通知對方解除合同。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這是兜底性規定,不僅指《合同法》的有關規定,還包括其他法律的規定。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帶來的關于“合同解除權”的相關法律知識的講解,大家可以仔細閱讀本文,并結合自己的實際,做出明智的決定與處理,小編的解答希望能幫助到您。如果您還有什么其他法律問題需要咨詢,可以聯系我們律霸網平臺的專業律師,為您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障性商品房可以抵押嗎
2021-01-23治安處罰程序
2021-01-18行政訴訟敗訴的后果
2021-01-29保全房屋抵押房照不是原告的可以嗎
2021-01-07離婚后可以終止探視小孩嗎
2021-01-04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第六批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的通知
2021-02-16合同欺詐可以索要賠償嗎
2021-01-02擔保協議樣本
2021-01-04顧客在商場摔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4祖父對未成年孫子恨鐵不成鋼,可以撤回贈與的房子嗎
2020-12-10確認勞動關系規定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1勞動爭議中約定管轄條款是否有效
2020-11-13人壽保險的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14平安意外險報銷時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0-11-13建筑工程一切險所包含內容有哪些
2021-01-03旅游保險要注意六個誤區是什么
2021-02-11人身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1-10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之間存在什么不同嗎
2020-11-19保險合同不足額投保賠償糾紛案
2021-03-24車上人員受傷如何理賠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