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欺詐人有欺詐的故意。欺詐的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陳述是虛偽的,并會導致對方陷入錯誤認識,而希望或放縱這種結果的發生。欺詐的故意包括兩方面:一是陳述虛偽事實的故意;二是誘使他人陷入錯誤認識的故意。
(2)欺詐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是指欺詐人故意陳述錯誤事實或故意隱瞞真實情況使他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故意陳述錯誤事實和故意隱瞞真實情況是構成欺詐行為的兩個方面。故意陳述錯誤事實的行為,例如將假冒偽劣商品說成質優價廉。故意隱瞞真實情況的行為,是指行為人有義務向他方告知真實情況面故意不告知。沉默是否構成欺詐呢?大部分國家的法律規定,當行為人有義務說明真實情況而不說明、保持沉默即構成欺詐。我國法律對沉默是否構成欺詐的規定與上述規定相似,例如(產品質量法)第28條規定:銷售者在出售某種不具備產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的產品,應當事先向消費者或用戶作出說明,否則銷售者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該規定表明在負有說明義務時保持沉默即構成欺詐。另外依據誠實信用原則負有說明義務的,也不能保持沉默。
(3)被欺詐人因欺詐而陷入錯誤。所謂錯誤,是指對合同內容及其他重要情況的認識缺陷。構成欺詐,一般必須是被欺詐人的錯誤認識與欺詐人的欺詐行為之間具有因果關系。易言之,如果被欺詐人訂立合同,那么必須是欺詐人提供的虛假情況與合同內容有密切關系,并且被欺詐人因欺詐人提供的虛假情況對合同內容發生了錯誤認識。
(4)被欺詐人因錯誤而為意思表示。如果被欺詐人的意思表示并不是因欺詐行為而作出的,也不構成欺詐。這表明被欺詐人的意思表示與欺詐行為之間具有因果聯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務分包含機械費算不算違法
2021-03-21房屋質量賠償中開發商是第一責任人
2021-01-30調崗調薪規定是什么
2021-02-23拆遷公司強拆是否構成犯罪
2021-01-21給了贍養費能分到遺產嗎
2020-11-27排除妨礙和排除妨害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3離婚財產保全怎么解除保
2021-02-13贈與物還沒交付可以撤銷嗎
2020-12-29基層醫院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
2021-01-15公司股東欺詐轉讓股權如何起訴
2021-03-26離婚單位集資房如何分割
2020-11-08勞務用工法律須知
2020-12-31新勞動法合同到期賠償標準
2021-02-11大學生實習期的基本權益有哪些
2021-03-02實習協議期是多久
2021-03-18公司未給員工足額繳納社保會承擔哪些責任
2020-12-16投資型保險的費用及給付型態
2020-11-30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1-23沒有貨運資格證發生事故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9離婚后保險受益人可以變更嗎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