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防范租賃合同欺詐
1.對合同主體資格未進行認真審查,對方無履約能力。在租賃合同中易被對方利用合同漏洞進行欺詐的多為出租人。主要因為在訂立合同前未對承租人的主體資格及資信能力進行審查致使租賃物無法收回或無法按期收回租金。
2.代理人超越代理權限,以被代理人名義簽訂租賃合同。在租賃合同的簽訂中,經常有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義簽訂合同的情況,在被代理人授權范圍內,代理人所簽訂合同的權利義務應由被代理人承受。但代理人超越代理權或代理權授權期限已屆滿后所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由行為人承擔。根據《民法通則》有關規(guī)定有可能會給合同另一方當事人造成損失。
3.租賃合同內容中易出現的漏洞。在租賃合同中易出現的漏洞一般有:
a.對標的物約定不明確,尤其是對租賃物的數量和質量約定不明確導致糾紛;
b.對標的物的使用約定不明確,承租人對標的物進行超負荷、掠奪性使用,致使租期屆滿后租賃物已無法繼續(xù)使用;
c.租賃物的維修和保養(yǎng)約定不明確,根據<<合同法;有關規(guī)定,一般應由出租人負責維修和保養(yǎng),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4.租賃合同履行中出現的欺詐。
履行中常見的欺詐主要有:
a.出租人不按合同規(guī)定交付租賃物。實踐中主要是遲延履行。
b.出租人不履行合同規(guī)定的維修和保養(yǎng)義務。租賃物的故障不是因為承租人的過錯所引起為條件。
c.承租人不按合同支付租金。主要是遲延交付。
d..承租人擅自改變租賃物的現狀。
e.承租人擅自將租賃物轉租他人。
f.承租人逾期不返還租賃物。
5.出租人利用租賃物套取押金。
在租賃合同欺詐中經常出現出租人利用租賃合同,要求承租人交納與租賃物價值相當的押金,而當租賃期屆滿時,承租人卻找不到出租人,出租人實際已經席卷大筆押金潛逃。承租人實際可能花費了較高金額"購買"了并不想購買的物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叫國家賠償
2021-01-11贍養(yǎng)父母有標準嗎,具體標準是什么
2020-11-23交通肇事者不交醫(yī)療費怎么辦
2021-01-25人壽險理賠需要準備什么資料
2020-11-26意外險和重大疾病險有什么區(qū)別
2020-12-31達到人身意外傷害標準的應該滿足哪些要件
2021-01-22保險事故發(fā)生后如何才能盡快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2-26如何防范保險糾紛
2021-02-20以房養(yǎng)老保險方式是不是合法的
2021-02-03學生校門口被撞傷,保險公司要賠償嗎
2020-12-30盡早為老年幸福生活買單
2021-01-21員工食堂承包合同
2020-12-21土地轉讓需要經過哪些步驟
2021-03-20舊城改造項目中拆遷補償是怎樣的
2021-02-07房屋贈與期間拆遷補償怎么辦
2021-03-182020年襄城縣拆遷宅基地賠償有哪些標準
2021-01-13城市房屋拆遷補償政策是什么
2020-12-03關于拆遷安置房建在集體土地上的問題
2021-03-21宅基地拆遷的補償怎么做
2021-01-05南昌房屋拆遷是如何補償的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