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欺詐行為的認定有哪些
欺詐人的欺詐故意
欺詐故意是指行為人具有故意欺詐他人的意-思,即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使被欺詐人陷入錯誤認識,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發(fā)生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
欺詐人的欺詐行為
欺詐行為,指欺詐人語言、文字或活動有隱瞞事實而告知虛假情況的行為。即使被欺詐人陷于錯誤、加深錯誤或保持錯誤而虛構事實、變更事實或隱瞞事實的行為。欺詐行為可體現為作為和不作為兩種方式。
被欺詐人因欺詐而產生錯誤認識
被欺詐人的錯誤非因自己疏忽大意之故,而是因欺詐人的欺詐所致。所謂錯誤,是指對合同內容及其他重要情況的認識缺陷。
被欺詐人因錯誤而為意-思表示
意-思表示,是表意人將欲成立法律行為的意-思表示于外部的行為。可見,意-思表示是一種行為,是表意人將心理狀態(tài)表示于外部的行為。它由三個要素構成,即效力意-思、表示行為、表示意-思。意-思表示人欲使其表示內容引起法律上效力的內在意-思要素,即效力意-思;用以表達行為人內在意-思的方式,即表示行為;通過表示行為表示于外部的意-思,即表示意-思。
欺詐違反法律違反誠實信用原則
誠信原則是民事法律的最基本原則,其要求當事人應當以善意的、誠實的、自覺的方式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這一原則的規(guī)定是為了平衡當事人與當事人、當事人與社會之間的利益關系。
欺詐行為: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對方產生錯誤認識是行為人的欺詐行為所致;即使對方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詐行為的成立。
合同欺詐的常見手段
1.偽造合同
欺詐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偽造合同主體、偽造合同內容等手法,憑空捏造或者虛構合同,騙取他人的財物。可以是偽造合同,直接套取他人財物;也可以是先偽造一份合同,并用此合同引誘他人與之簽訂合同,騙取財物。
2.貨物引誘
欺詐方利用一些單位或個人急需某種緊缺或暢銷商品的心理,謊稱能提供諸如鋼材、汽車、鋁錠、彩電之類的緊俏商品,簽訂虛假的購銷合同,騙取對方的定金或預付款。這種打法使欺詐方偽裝成供貨方當事人實施的。
3.盜用、假冒名義
盜用、假冒名義可以是假冒知名企業(yè)的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理人、業(yè)務負責人,利用偽造的證明文體與對方簽訂合同;盜用他人蓋好合同專用章的合同紙、介紹信、合同占用章,冒充該公司與他人訂立合同;用他人已經作廢或者遺失的合同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冒充該公司的業(yè)務人員與他人訂立合同;擅自刻制他人印章,冒充他人,打著別人的招牌與人簽訂合同。
4.虛構主體
欺詐方偽造營業(yè)執(zhí)照,虛構企業(yè)名稱、資金、經營范圍等,采用根本不存在的或者未經依法登記注冊的單位與他人訂立合同,騙取他人財物。
5.謊稱專利技術引誘
欺詐方虛構能帶來高額利潤的專利、高新技術,打著包技術、包設備、包培訓、包回收、包利潤的幌子,引誘對方簽訂合同,連續(xù)騙取對方的轉讓費、培訓費、設備費。
對于合同欺詐行為認定內容不懂,或認定后不知道怎么維權都可以在線詢問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房子違約金怎么算
2020-11-27假合同章的合同生效嗎
2020-11-13販賣毒品判無期徒刑有可能假釋嗎
2021-01-29婚內協(xié)議離婚時為何不生效
2021-01-25法院訴訟離婚程序
2021-02-16土地承包期滿之后怎么續(xù)包
2020-11-14訴訟離婚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04家庭暴力援助方式
2020-12-30農業(yè)承包合同糾紛政府會處理嗎
2021-01-03保姆虐待老人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06買房購房合同霸王條款有哪些情況可以維權
2020-11-20父母把拆遷安置房贈予兒子怎么做
2021-01-30申請財產保全需要抵押財產嗎
2021-02-17勞動關系解除后用人單位須在15日內辦理檔案轉移手續(xù)
2021-02-28煤火費勞動仲裁可追溯幾年
2021-02-11勞動糾紛調解以后能否再起訴
2021-01-06投保壽險時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壽險的保險金如何給付
2021-02-11精神病人意外死亡保險公司賠付多少
2020-12-12投保一定能獲得賠償嗎
2020-11-08如何區(qū)分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