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管理的目標由兩個部分組成:損失發生前的風險管理目標和損失發生后的風險管理目標,前者的目標是避免或減少風險事故形成的機會,包括節約經營成本、減少憂慮心理;后者的目標是努力使損失的標的恢復到損失前的狀態,包括維持企業的繼續生存、生產服務的持續、穩定的收入、生產的持續增長、社會責任。二者有效結合,構成完整而系統的風險管理目標。
2.風險管理的策略。由于風險的結果可能威脅到企業的生存,因此企業必須采取適當的風險管理策略進行風險管理。
(1)避免風險策略。任何經濟單位對待風險的策略,首先考慮到的是避免風險。凡風險所造成的損失不能由該項目可能獲得利潤予以抵消時,避免風險是最可行的簡單方法。例如不進行某項投資,就可以避免該項投資所帶來的風險。但避免風險的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是只有在風險可以避免的情況下,避免風險才有效果;二是有些風險無法避免;三是有些風險可能避免但成本過大;四是企業消極地避免風險,會使企業安于現狀,不求進取。
(2)控制風險策略。經濟單位在風險不能避免或在從事某項經濟活動勢必面臨某些風險時,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控制風險發生、減少風險發生,或如何減少風險發生后所造成的損失,即為控制風險。控制風險主要有兩方面意思:一是控制風險因素,減少風險的發生;二是控制風險發生的頻率和降低風險損害程度。要控制風險發生的頻率就要進行準確的預測,要降低風險損害程度就要果斷地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風險要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人類的知識及技術雖然已高度發展,但是依然存在諸多困難無法突破,因而無法達到完全控制風險和充分減少損失的目的。
(3)分散與中和風險策略。分散風險,主要指經濟單位采取多角經營、多方投資、多方籌資、外匯資產多源化、吸引多方供應商、爭取多方客戶以分散風險的方式。中和風險,主要是指在外匯風險管理中所采用的決策,如采取減少外匯頭寸、期貨套期保值、遠期外匯業務等措施以中和風險。
(4)承擔風險策略。經濟單位在既不能避免風險,又不能完全控制風險或分散、中和風險時,只能自己承擔風險所造成的損失。經濟單位承擔風險的方式可以分為無計劃的單純自留或有計劃的自己保險。無計劃的單純自留,主要是指對未預測到的風險所造成損失的承擔方式;有計劃的自己保險是指已預測到的風險所造成損失的承擔方式,如提取壞賬準備金等形式。
(5)轉移風險策略。經濟單位為了避免自己在承擔風險后對其經濟活動的妨害和不利,可以對風險采用各種不同的轉移方式,如進行保險或非保險形式轉移。現代保險制度是轉移風險的最理想方式。如單位進行財產、醫療等方面保險,把風險損失轉移給保險公司。此外,單位還可以通過合同條款規定,把部分風險轉移給對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裂縫鑒定標準是什么
2021-03-03因生病不能勝任工作離職補償是怎樣的
2021-03-09政府法律顧問團成立的議程
2021-03-11經常聽說有商品被召回都什么可以召回
2020-11-11不出贍養費打官司能打贏嗎
2021-01-10公司工會設立獨立賬戶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26爭議存在時是否可暫緩履行合同
2020-11-25購買期房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5二手房購房定金合同范本
2020-12-28二手房中介機構應具備的條件
2021-01-24勞動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0-12-13公司非法克扣員工工資構成犯罪嗎
2020-12-10勞動爭議中約定管轄條款是否有效
2020-11-13定期壽險該怎樣理解
2021-03-02什么是是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及怎樣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2-14指定人壽保險受益人需要注意哪幾點
2021-01-15購買人壽保險時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07車上人員險賠償范圍多大
2021-02-07如何申請飛機延誤賠償
2020-11-13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代位求償權案例評析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