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制日報》4月23日報道,妻子林某根據丈夫曾某發布的“忠誠承諾”向丈夫索要承諾的房產和賠償。近日,漳州市襄城區法院對此案作出判決。曾先生有過錯,他的房產屬于林先生,并賠償了林先生2000元的精神損失。2005年底,林先生去漳州工作,很快就遇到了曾先生。曾說他從未結過婚,也沒有孩子。在曾慶紅的追求下,林書豪和他住在一起,并辦理了婚姻登記。在他們共同生活期間,曾向林某發出了一封“忠誠承諾書”,稱如果他們違反了相互忠誠,如與他人同居、重婚、離婚或毆打林某,他們愿意在林某結婚后不久將所有財產(包括房地產)交給林某,并向他支付5萬元賠償金,林發現曾于2000年結婚生子,離婚后與前妻仍有曖昧關系。此外,曾經常毆打她。林書豪認為,曾慶紅有許多事實不利于雙方的忠誠。為此,林某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要求法院判定該房地產屬于她,曾某賠償5萬元
如何確定夫妻忠誠承諾書的有效性
審理后,襄城區法院,漳州市做出了一審判決:雙方獲準離婚,曾某的房地產歸林某所有,林某精神損害賠償2000元
有關專家認為,本案雙方簽訂的忠實協議實質上是婚姻法中抽象的夫妻忠實責任的具體化。它不僅符合婚姻法的原則和精神,而且具有合同的所有有效要件。法院的判決是合理合法的。然而,這種合同關系與民商事合同有很大不同。夫妻雙方的《忠誠承諾書》以婚姻關系為依托,其內容不得違反中國法律、公共秩序和良好風俗習慣。并不是所有的承諾書都會得到法院的承認,其效力要求法院根據約定的內容做出具體的判決。通過本案可以看出,法院不承認5萬元的賠償金
主張夫妻的“忠誠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本案爭議的焦點是所謂的“忠誠承諾”是否合法有效。由于我國相關法律對夫妻忠誠承諾和協議的效力缺乏明確統一的規定,實踐中存在很大爭議,地方法院對此類案件的判決結果也不盡相同。具體來說,主要有兩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是,中國《婚姻法》第四條規定,夫妻應當相互忠實。《婚姻法》第46條規定,因一方過錯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要求損害賠償。夫妻忠誠協議實質上是婚姻法中抽象的夫妻忠誠責任的具體化,符合婚姻法的原則和精神。同時,《婚姻法》允許丈夫和妻子就財產處置達成協議,并有權處置財產。“忠誠承諾書”也可以被視為一種財產處置。只要雙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簽訂合同,承諾的內容和方式不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不損害他人和公眾的利益,第二種觀點是“忠誠協議”不應該受到法律的保護。理由如下:第一,根據憲法第37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由此可見,人身自由是一項法定權利,而不是約定的權利。因此,通過人為協議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是違法的。這項基本權利不能受到限制,因為它是為了保護其他權利。對這些基本權利的任何強行限制,無論其表現形式如何,都是違反憲法的。婚姻忠誠協議限制甚至剝奪了夫妻雙方的一些基本人身權利,尤其是人身自由。本質上,這是違反憲法的。因此,人身權既然是法定權利,就只能依法行使,不能由當事人任意約定,也不能通過協議進行調整。第二,《婚姻法》第四條規定“夫妻雙方應當相互忠實”,而不是“必須忠實”。“應該”旨在倡導只有“必須”才是法律義務。《婚姻法》第四條規定的忠實義務是道德義務,而不是法律義務。夫妻一方為交換與另一方的道德義務而簽訂的協議不能理解為確定具體的公民權利義務的協議。第三,根據《婚姻法》的規定,婚姻雙方可以就婚前和婚后的財產所有權達成協議。本協議中提及的財產應當是特定的,并且屬于特定的人。《夫妻忠誠協議》約定的賠償是對違約方財產的賠償,與夫妻約定的財產所有權不同,二者不能混淆。夫妻忠實協議約定的賠償實質是損害賠償,包括物質賠償和精神賠償。通過本協議確定未來違約后可能發生的損害賠償金額也違反了基本法律原則。這是因為損害賠償是以損害事實為基礎的,其數額不能由雙方事先商定。損害賠償原則適用,數額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標準計算,不能憑空想象。第四,如果“忠誠承諾書”具有法律效力,則是為了鼓勵婚姻雙方在婚前簽訂此類協議,以“捆綁”彼此,這勢必增加婚姻成本,惡化基于純愛和互信的婚姻關系,而這樁婚姻將不可避免地成為一樁類似于商人的交易。因此,不適宜判定《忠誠承諾書》具有法律效力
由于上述爭議,法院在審理離婚案件的過程中,已命令不忠的一方根據夫妻簽署的忠誠協議賠償另一方,或因夫妻之間的忠實義務只是道德原則而非強制性義務而被裁定不支持忠誠協議
在本案中,香城區法院,漳州市在確定“忠誠承諾”的有效性時也有一種“矛盾”心態。一方面,法院根據《忠誠承諾書》裁定曾某房產歸林某所有,另一方面,法院沒有要求曾某根據《忠誠承諾書》的約定賠償林某5萬元,而是責令曾某賠償林某2000元的精神損害,而且還沒有確定“忠誠承諾書”是否全部有效
如果夫妻之間的忠誠承諾沒有違反國家法律,則通常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忠誠承諾能夠具體化夫妻的忠誠責任,法院將予以支持,但并非所有承諾都能得到法院的支持。以上就是相關的答案。如果您有其他法律問題,可以咨詢lawbully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財產保全擔保需要本人去嗎
2021-03-21親屬在婚姻家庭法上的效力有哪些
2021-01-09網絡上“人肉”是否違法
2020-11-17未約定保證方式債權人直接找保證人還款合法嗎
2021-02-15民間借貸糾紛中訴訟主體怎么確定,舉證責任怎么分配
2021-03-25累犯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02離婚案二審是終審嗎
2021-03-26變更小孩監護人必須滿足的條件
2021-01-05孩子撫養費不夠用怎么辦,可以追加孩子撫養費嗎
2021-03-13違約損害賠償與侵權損害賠償的不同
2020-12-03以往的贍養費能要嗎
2020-12-06要約修改后原來的條款還有效嗎
2021-01-08不可抗力消除后能否解除合同
2020-11-25裝修合同工期延誤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11買私人地皮蓋房子,拆遷能否得到賠償
2021-01-03集資房資格轉讓金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20房屋長期出租是一年一簽嗎
2020-12-01私自改離職證明違法嗎
2021-03-04末位淘汰制度解雇員工是否可行
2021-02-02定期壽險購買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