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受要約人承諾超過承諾期限的,除非要約人及時通知受要約人承諾有效,否則為新要約。本條是關于延遲承諾的規定。驗收應在驗收期內完成。超過有效接受期后,要約無效。對無效要約作出的承諾不具有承諾的效力,應當視為新要約。當然,如果承諾明顯遲交,并且明顯超過了合理期限,則該承諾無法生效。然而,有許多承諾很難判斷它們是否在合理的時間內發出。判例法認為,如果受要約人有理由相信其承諾是在合理期限內作出的,要約人應當根據誠實信用原則接受該承諾。根據自己的理由,認為承諾逾期而不愿意接受承諾的,必須及時通知受要約人,否則承諾有效,合同成立。《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第21條第1款類似于意大利的規定:“如果要約人毫不遲延地以口頭或書面形式將這種意見通知受要約人,逾期接受仍然具有接受的效力。”《國際商事合同通則》第2.9條也有類似規定:“如果要約人毫不遲延地通知受要約人承諾有效,或發出關于承諾效力的通知,逾期承諾仍具有承諾效力。”一般規則解釋說,逾期承諾通常無效,如果要約人接受逾期承諾,本條中的這一規定符合《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第21條,當逾期承諾到達要約人時,而不是當要約人通知受要約人其認為逾期承諾有效時,合同被視為成立。例如,甲方指定3月31日為接受報價的截止日期。乙方承諾書已于4月3日送達甲方。甲方仍對本合同感興趣,愿意接受乙方逾期的承諾,并立即通知乙方。雖然通知已于4月5日送達乙方,但本合同于4月3日成立。本條的規定涉及公約和一般原則。受要約人超過承諾期限作出承諾,要約人及時通知受要約人承諾有效的,承諾有效。此外,本條中的“承諾期”不僅指要約人在要約中規定的承諾期,但是,對于根據實際需要推斷出的合理接受期,不包括要約人規定的接受期,延遲接受的概念意味著受要約人作出的接受在接受期之后到達要約人。延遲承諾沒有影響
以上就是相關答案。在許多情況下,如果要約人接受逾期承諾,則在向要約人交付逾期承諾時,而不是在要約人通知受要約人其認為逾期承諾有效時,合同被視為成立。如果您有其他法律問題,可以咨詢魯巴的相關律師。com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吃荔枝查出酒駕被罰是否可以復議
2021-03-07離婚判決是否可以強制執行
2021-03-05涉外婚姻財產分割方式有哪些
2020-12-10打人致人輕微傷要賠多少錢,一般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25企業破產案件應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2-13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如何確定管轄
2020-11-15工傷索賠程序
2021-02-14怎么舉報強制拆遷
2021-02-12合同糾紛案判決書要多長時間
2021-01-05遺產繼承公證怎么辦理
2021-03-14同行業財務崗位有競業限制嗎
2020-12-29免責條款有效性認定的法律要件有哪些
2021-02-15人身保險合同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05我國現有的幾種住房保險形式具體有哪些
2020-12-13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0-11-29保險公司應否對后續損失承擔責任
2021-02-24中國保監會有權處罰外資保險公司嗎
2020-11-11保險金請求權的時效是多長
2021-03-25實際修車費用高于評估費用,保險公司應按哪個賠償
2020-11-21保險法釋義第一百六十六條是怎樣的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