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人轉讓房產的,債權人可以行使撤銷權。債權人撤銷權的構成要件可以分為客觀要件和主觀要件。客觀要求:(1)債權人必須對債務人享有有效的債權。這是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前提和基礎。需要澄清的問題是,能夠行使撤銷權的債權是否一定已經到了還款期?不同的國家在立法和理論上有不同的觀點。最高法院認為,人民法院在審查撤銷權是否成立時,可以適當放寬構成要件,而不要求債務履行期必須屆滿。(2)債務人已經實施了某些財產處分行為,具有法律效力。一般刑罰可分為事實刑和法定刑。這里只指法律處分,因為可以成為撤銷權客體的只能是一種法律行為,也僅限于債權行為。物權法是否可以撤銷,目前存在爭議。債務人對財產的處分已發生法律效力。如果債務人對財產的處分不成立或無效,或者是法律上無效的行為,債權人無需對這些行為行使撤銷權。(3)債務人對財產的處分必須損害債權人的權利,這可能使債權人的權利難以或根本不可能實現。這是債權人撤銷權構成的重要標準。債務人財力雄厚,財產足以清償全部債權的,即使債務人實施減持財產的處分,債權人也不能行使撤銷權
主觀要求:債務人與第三人進行有償民事法律行為時,一定有惡意。債務人因第三人不支付對價而實施無償行為,即放棄到期債權,無償轉讓財產的,可以推定債務人的行為是為了減少其責任財產,并具有損害債權的主觀故意(這種推定在法律上稱為惡意推定)除非債務人能夠證明其行為沒有危及債權的實現,否則應推翻這一推定。在有償行為的案例中,關于如何判斷債務人和第三方的惡意,通常有兩個命題:理想主義和**主義。概念主義認為,債務人的惡意意味著債務人可能沒有財務能力履行其行為,這對債權是有害的。它認為沒有必要欺騙;筆者認為,我們不僅要有一定的認識,還要主觀上有欺騙他人的意圖,即有欺騙債權人的意圖
我國的合同法基本上采用了唯心主義。對于債務人的惡意,只要證明債務人有“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的行為,就足以證明其具有主觀惡意。對于受讓人的惡意,一般只需要證明其知道明顯的“低價”,而不是要求其知道其對債權人造成了損害,更不用說第三方是否有故意損害債權人的意圖,或者是否與債務人惡意串通
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債務人無償捐贈房產,侵害了債權人的利益。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行使撤銷權,債務人必須是被告。如果您的情況更復雜,律師協會還提供在線律師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海離職后住房公積金怎么提取
2020-12-15刑事案件中哪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2020-12-26申請注冊三維標志商標有哪些限制條件
2021-03-05擔保法是如何規定保證人追償權的
2020-11-28關于事實收養關系的法律規定
2021-01-03法醫鑒定輕微傷標準是什么
2021-02-05訴訟離婚缺席判決會判離婚嗎
2020-12-194歲寶寶在超市跌倒了誰的責任,法律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18成立業主委員會流程有哪些
2021-01-16公司降職降薪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3什么情況公司不能勸退員工
2021-03-22開發商未按時交付房屋,違約金應如何計算
2020-12-08人壽保險公司可以經營健康保險業務嗎
2020-12-04壽險索賠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6交通意外險的投保方式有哪些
2021-03-22車輛被炸可不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26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1-02-10無證駕駛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0-11-12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有哪幾種
2021-01-23車禍后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