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條約和各國國內法的規定,向國外送達訴訟文書或調查取證,常采取以下方式:
1、外交途徑。由一國法院將載明委托事項的委托書,遞交本國外交部,由外交部交被請求國的外交代表,再由他轉交該國的管轄法院。這種送達手續繁雜、耗時多,因此往往在比較重大的案件中或不能采用其他途徑時,才采取這種途徑。在兩國間沒有司法協助條約或共同參加的國際公約的情況下,它是普遍采用的幾乎是唯一可靠的一種途徑。
2、領事途徑。由一國法院將委托書交給本國駐被請求國的領事,然后由領事轉交該國的管轄法院。這種途徑通常以有領事條約為前提。在被請求國的法律允許下,領事可直接向駐在國的本國公民送達訴訟文書或者調查取證,但須遵守駐在國的法律,并不得采取強制措施。
3、直接送達。法院直接將訴訟文書郵寄送達給居住在外國的被送達人,或者通過當事人的訴訟代理人代為送達。采用這種方式送達,以被送達國不反對為限。
4、法院途徑。由一國法院將委托書直接寄給外國的管轄法院。這種方式最簡單,但必須以國家間的司法協助條約為基礎。
5、通過指定的中央機關送達。即將委托書交給被請求國確定的中央機關,由該機關專門負責處理。這種方式較為簡捷,但必須以國際條約為基礎。1965年海牙《關于向外國送達民商事司法文書和司法外文書的公約》首創這種方式,現已為許多雙邊條約所采用。
委托外國法院調查取讓,也必須提交委托書,必須按訴訟文書送達的途徑進行。但不訟是代為送達訴訟文書,還是代為調查取證,被請求國都只適用本國法,按本國法規定的程序進行。被請求國法院如果發現外國法院的委托事項超過其職權范圍,或者認為代為送達的訴訟文書或調查取證違反本國的主權、安全或公共秩序,可以拒絕提供這種協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道路交通事故調解
2021-01-26拆遷不簽字怎么進行行政訴訟
2021-02-22收益性股權融資違法嗎
2020-11-18老字號被商標侵權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0-12-02攝影拍建筑發布算侵權嗎
2021-01-25監視居住的場所在哪里
2020-11-11父母贈與是否可以附贍養老人的條件
2021-01-19訴訟離婚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1-03-14員工簽訂競業限制條款注意事項
2020-12-11國家規定實習期多長
2021-01-08勞動仲裁輸了可以打幾年
2021-02-25出車險后如何處理
2020-12-22夫妻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時能否分割
2020-12-03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有多久
2021-02-13電子保單是如何工作的
2020-11-24哪種情形必須導致保險人免責
2020-12-05沒給員工交保險是民事糾紛嗎
2021-03-08如何購買車險才劃算
2021-03-24機動車所有人 管理人未按照規定投保機動車強制保險的 應當受到
2020-11-21不足額保險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