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是否可以因未履行通知義務而終止合同
有兩種具體情況需要確定。一是雙方協商同意終止合同。由于該情況由雙方協商確定,不再需要通知;另一種情況是單方面要求終止合同,其中一方有義務通知另一方。合同終止的法律情形是什么
合同法第9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終止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二)在履行期限屆滿前,一方當事人明確表示或以自己的行為表示不履行其主要債務;(III)一方當事人遲延履行其主要義務,并在被催促后的合理期限內未能履行其主要義務。(4)一方當事人遲延履行其義務或犯有其他違約行為,(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法律解釋
(1)由于不可抗力,合同目的無法實現。不可抗力是指不可預見、不可避免和無法克服的客觀情況。不可抗力可能導致無法履行、完全履行和及時履行合同。如供應商a公司(生產企業)生產線因自然災害完全損壞,合同無法履行;根據情況,可將部分損壞確定為不完全性能;由于自然災害,它也可能無法按計劃執行
(2)預期違約。如果履行期尚未到期,債務人明示或默示違約,這種行為稱為預期違約。所謂明示預期違約,是指債務人以通知或聲明的方式表明其在合同到期時將不履行合同。所謂默示預期違約,是指債務人以其行為表明到期不履行合同。例如,債務人將唯一標的物出售給第三方,第三方善意取得標的物所有權。此時,預期違約不可能在到期時履行合同,(三)當事人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不履行的,是指債務人在履行期限屆滿后仍不履行其義務。當事人遲延履行主債務,合同目的仍然能夠實現或者債權的履行利益仍然能夠實現的,債權人不能直接通知債務人解除合同,但應當督促債務人履行合同義務。債務人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不履行的,債權人有權單方解除合同的,可以通知債務人解除合同。要求履行債務的通知是債權人向債務人發出的通知。合理的期限是指給予債務人履行義務的必要準備時間。合理期限的長短應根據合同的具體情況確定。(4)當事人因遲延履行義務或其他違約行為而未能實現合同目的的。如果由于當事人遲延履行合同或其他違約行為而無法實現合同目的,則構成根本違約。此時,違約方可在違約方履行期結束時通知另一方終止合同,無需通過提醒程序。
(5)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上述四項列出了法定解散的情形,但并不能窮盡法定解散的全部情形。因此,法律規定了未決條款。“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不僅指合同法的相關規定,還指其他法律的規定
如果不履行通知義務,合同是否可以終止?這取決于雙方是否在終止合同前就通知義務達成一致。如果存在此類條款和條件,另一方必須提前通知。如果雙方對終止合同有爭議,如何處理?在這個時候,你可以在盧巴找到一位律師。com幫助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監察機關是否可以采取留置措施
2020-11-26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時間的規定是什么
2021-02-02主板上市條件是什么法律規定
2020-11-25擔任安全監護人有哪些條件
2020-12-29車輛遺產繼承過戶費用
2021-03-08合同保全形式是怎樣的,有哪些方式
2020-12-06離退休不滿5年能解除合同嗎
2021-01-31用人單位能否隨意調崗
2021-02-01公司可以對孕婦的崗位隨便調整嗎
2020-11-21內部調崗申請
2021-02-17解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0-12-22投保貨物受損后,被保險人應如何辦理索賠手續
2020-11-20保險合同的終止
2021-02-14保險索賠要注意什么
2021-02-16哪種情形必須導致保險人免責
2020-12-05保險公司組織形式是如何的
2021-02-17律師操作保險業務過程中法律適用的疑難問題
2020-12-05保險原則包含哪些
2021-03-03什么條件下可以收回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1-01-08簽訂土地流轉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