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合同債權轉讓中的風險
(一)鑒于表見轉讓的風險,轉讓人應根據謹慎原則仔細檢查合同的有效條件,未經受讓人充分對價,不得向債務人送達債權轉讓通知,也可以防止受讓人與債務人惡意串通,損害債權轉讓人合法權益的風險(二)受讓人防范債權轉讓中的法律風險。避免在訴訟時效期滿或債務人下落不明的情況下簽署債權轉讓協議的風險。受讓人與債權人協商時,應當盡可能聘請律師參加協商和調查,并要求債權人提供債權催收通知書和債權債務往來函件,律師應當判斷債權是否超過訴訟時效,以決定是否簽訂合同。在簽訂合同前,受讓人還應自行或聘請律師調查債務人的居住、財產狀況等相關情況。經調查,債務人住所不明,財產下落不明的,即使債權轉讓對價很低,受讓人也不得簽訂提款財產合同,以免損害利益。債權人通知債務人的期限和形式應在轉讓合同中明確約定,要求債權人在合同簽訂后通知債務人×在天內通知債務人并約定通知形式。在接受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或國有銀行轉讓的債權時,應特別注意其利益受到“國寶級”的特別保護,因此,不要相信債權轉讓合同中的陰險伎倆和美麗謊言,如“債權轉讓通知由債權人負責通知債務人,否則一切風險和責任由債權人承擔”或“債務人無法通知的,返還對方價款”,但是,我相信債務人的地址是清楚的,可以隨時找到債務人。如上所述,在司法實踐中,法院往往擴大這些規定的適用范圍。即使債務人下落不明或不再存在,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或國有銀行的公告仍被確認為履行通知義務。因此,在與國有銀行或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談判債權轉讓時,應聘請律師進行核查。為防止瑕疵債權的轉移,受讓人應當在債權轉移前充分調查了解債權,包括債權和債權債務關系,并要求轉讓人對轉讓債權承擔瑕疵擔保責任。為了避免債權的雙重轉讓,受讓人必須注意以下預防措施:
(1)制定債權人擔保條款。例如,債權人明確表示合同項下的債權不為任何第三方主張,且權利不受限制,即不存在被法院保全、查封或強制執行的情形,也不存在擔保成立的情形;本合同簽訂前,債權人未與本合同項下第三方簽訂債權轉讓合同;并約定相應的違約責任
(2)共同起草債權轉讓通知書的接收內容和格式,說明:“債務人×年×月×債權人于×××××××日收到(內容和金額)債務人聲明,在簽署并收到本通知之日之前,債務人尚未收到債權人將同一債權轉讓給第三方的通知?!捌澴C明,受讓人轉讓債權的通知在先,同時可以避免債權人與債務人的勾結。將轉讓債權轉讓給第三方時,將在收到通知的時間會簽
(3)雙方應共同將債權轉讓通知送交債務人簽字,或公證并郵寄轉讓通知給債務人
合同債權轉讓條件
(I)必須有有效的合同債權
(II)合同債權的轉讓人和受讓人應達成轉讓協議
債權轉讓協議應當在形式上符合法律規定。原合同依法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的,轉讓協議也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否則不具有法律效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原合同應當依法辦理審批登記手續的,合同債權轉讓協議也應當辦理相應的審批登記手續,否則不具有法律效力
(三)轉讓的合同債權必須是依法可以轉讓的債權
無合同轉讓合同主要包括三種類型:(1)根據合同性質,不能轉讓的合同債權主要包括:合同標的、與當事人人身關系有關的合同債權、與不作為有關的合同債權、與第三人利益有關的合同債權。例如,特定演員的演出合同不能轉讓。(2) 當事人約定不能轉讓的債權。(3) (四)合同債權轉讓協議必須通知債務人。
<合同法第八十條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轉讓對債務人無效“債權人的權利轉讓通知不得撤銷,除非獲得受讓人的同意。”
(1)債權轉讓通知送達債務人時具有法律效力(2)債權轉讓通知由債權人向債務人發出(3)合同債權轉讓通知應當在債務人履行合同義務之前發出合同規定的義務。如果通知遲于債務人實際履行義務時送達債務人,則該通知對債務人不具有法律約束力債權轉讓合同中轉讓人和受讓人的法律風險
(I)轉讓人的法律風險
1。表面轉讓,即債權人將債權轉讓通知債務人后,即使轉讓合同未成立或未生效,債務人基于對通知事實的信任而向受讓人履行的義務仍然有效。在表面轉讓的情況下,債務人向受讓人清償債務后,債權人無權向債務人主張權利。債務人和受讓人惡意串通。例如,受讓人和轉讓人簽訂了分期支付轉讓對價的合同,并約定在支付第一期(少量對價)后的幾天內,轉讓人將向債務人送達債權轉讓通知,債務人將立即向受讓人履行所有債務,受讓人將玩忽職守,損害轉讓人的利益(二)受讓人的法律風險。受讓人的債權難以實現。受讓人接受債權證明和向法院申請執行的生效判決項下的債權,但債務人下落不明,債權無法實現的;或者債權超過訴訟時效,受讓人在取得債權時喪失勝訴權,致使債權成為“自然債務”,難以實現。《合同法》規定,債權轉讓的,債權人應當通知債務人,但由于規定過于簡短,在實踐中,以下問題很容易發生:
(1)當法律沒有規定債權人通知債務人的期限,且轉讓合同當事人不同意時,債權人有時不知道將債權轉讓的事實通知債務人,或懶于履行通知義務,以致債務人不知道向受讓人和債權人清償債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及其特點
2021-03-03不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的行政訴訟行為有哪些
2021-02-17違章建筑轉租給他人的合同效力怎么認定
2021-03-03借貸軟件侵犯個人隱私如何解決
2021-02-28原攝影師控他人侵權走什么法律程序
2020-11-20國企能購買有抵押的房產嗎
2021-02-25判處2年徒刑可以假釋嗎
2020-11-12企業未成立工會怎么解除合同
2021-02-10回遷房有房本嗎
2021-01-31什么是回購房
2021-02-20定期壽險該怎樣理解
2021-03-02意外險包括火災嗎
2020-12-21保險經紀人的主要分類有哪些
2021-01-20保險合同的方式是什么解除的?
2021-02-14銀行貸款抵押購房為什么要買保險
2020-11-18批準設立的保險公司需要登記嗎
2021-02-03保險欺詐的法律后果是怎么樣的
2020-11-09無交通事故現場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1-02-09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關于印發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海外機構管理暫行規定等四個管理辦法的通知內容是什么
2021-01-20分析旅行社責任保險案例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