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企業勞動爭議的協商、調解,促進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制定本規定p>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企業勞動爭議的協商、調解。第三條企業依法實行職工代表大會、職工代表大會、廠務公開等民主管理制度,建立集體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第四條企業應當建立勞資溝通對話機制,暢通職工利益訴求的表達渠道。職工認為企業履行勞動合同存在問題的,應當建立勞資溝通對話機制集體合同、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企業勞動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可以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以下簡稱調解委員會)提出。調解委員會應及時核實情況,協調企業整改或向職工解釋
職工也可通過調解委員會向企業提出其他合理要求。調解委員會應當及時向企業傳達情況,并向職工反饋
第五條企業應當加強對職工的人文關懷,關心職工的需求,關注職工的心理健康,引導勞動者合理保護自己的權利,防止勞動爭議
第六條平等、自愿、合法的原則,根據事實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協商、調解勞動爭議,應當做到公正、及時
第七條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應當指導企業開展勞動爭議預防和調解工作,具體履行以下職責:
(1)引導企業遵守勞動保障法,法規和政策
(2)督促企業建立勞動爭議預防和預警機制
(3)協調工會和企業代表組織建立企業重大集體勞動爭議應急調解協調機制,共同推進企業勞動爭議的預防和調解
(四)檢查管轄范圍內調解委員會的組織建設、制度建設和隊伍建設
第二章協商
第八條發生勞動爭議時,第九條職工可以要求企業工會參加或者協助企業工會與企業進行協商。工會也可以主動參與勞動爭議的協商和處理,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勞動者可以委托其他組織或者個人作為其代表進行協商
第十條經一方請求協商,另一方應以口頭或書面形式積極回應。未能在5天內作出答復將被視為不愿意談判
談判期限應由雙方書面約定。在約定期限內未達成協議的,視為談判失敗。當事人可以書面約定延長期限。第十一條協商一致的,應當簽訂書面和解協議。和解協議對雙方均有約束力,雙方應履行和解協議。經仲裁庭審查,和解協議的程序和內容合法有效的,仲裁庭可以將其作為證據。但是,對雙方為達成和解而達成的妥協所涉及的爭議事實的承認,不得在隨后的仲裁中作為對其不利的證據。
第12條如果發生勞動爭議,雙方不愿協商,未能達成和解協議,或者一方當事人在約定期限內不履行和解協議的,可以向調解委員會或者依法成立的鄉鎮、街道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服務中心(中心)等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也可以依法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以上是luba.com編輯介紹的“企業勞動爭議協商調解規定內容”的法律知識。如果出現此類問題,請仔細閱讀以上內容。那么我希望上面小編提供的答案能夠解決你的問題。如果您的情況更復雜,律師協會還提供在線律師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期間能享受年終獎嗎
2021-03-22書籍侵權如何處罰
2020-11-22律師會見一次多少錢
2020-12-11經濟犯判五年能假釋嗎
2021-01-16可以對家暴行為提起訴訟嗎
2021-02-19夫妻離婚財產分割的原則及方法
2020-12-16承包經營權能否繼承
2021-01-16非訟案件怎么審理
2021-02-22撫恤金第二順序是等額繼承嗎
2021-03-18如何認定挪用公款
2020-11-21財產損失多少才能立案
2020-12-21小孩在商場受傷怎么理賠,有哪些相關規定
2021-01-05經濟賠償金是什么
2021-01-24工人意外保險屬于什么科目
2020-12-29人身保險合同的概念
2021-01-14人身保險理賠權利可以轉讓嗎
2020-11-11失業保險基金損失是否可以追回
2021-03-23購買車險時可能有什么陷阱
2020-11-12如何理解互聯網保險
2020-12-24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履行哪些責任呢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