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勞動者正當維權卻未能維權,有時是因為超過了維權期限,以致于“過期”。那么,對勞動者維權的期限有哪些規定?這些規定分散在《勞動法》、《工傷保險條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和《勞動法》中http://www.sdjlnm.com/tiaoli/30.html 《勞動和社會保障監察條例》、《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中的“對象”,主要有以下七個方面:
1.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投訴的期限。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規章的行為,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在兩年內沒有發現、報告或者投訴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予查處。期限自違反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之日起計算;違反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規章的行為連續或者持續的,自結束之日起計算。即除連續或者連續狀態外,用人單位兩年以上無報案或者累犯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予查處
2.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的期限(一)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的期限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二)因一方向另一方主張權利、請求有關部門救濟或者另一方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的。自中斷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3)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在一年內不能申請仲裁的,中止仲裁時效。仲裁時效期間,自中止時效事由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四)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年度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3.對勞動爭議仲裁裁決提起訴訟的期限。應當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在申請行政復議的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勞動者向行政機關申請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和受教育權的法定義務,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的;行政機關依法申請發放養老金、社會保險或者最低生活保障的,行政機關未依法發放的;認為行政機關的其他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應當自知道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申請行政復議;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申請期限自障礙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5.行政復議決定和行政訴訟的期限。行政訴訟應當自收到行政復議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復議機關逾期不作出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應當自知道具體行政行為發生之日起三個月內提交。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況耽誤法定期限的,勞動者發生意外傷害或者依照防治法的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的,申請工傷鑒定的期限一職業病防治,職工所在單位應當自意外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協調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工傷鑒定。特殊情況下,用人單位未按期提交工傷認定申請的,經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批準,可以適當延長申請期限,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可以在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診斷、鑒定為工傷事故之日起一年內,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鑒定申請職業病圖片來源:河南工人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違約工商部門怎么處理
2021-02-23加盟合同書的格式是怎么樣的
2020-12-09員工弄虛作假如何處罰
2020-12-16小公司股權分配有什么規定是什么
2021-03-02醫療事故喪葬費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5非法盜用他人信息怎么處理
2021-02-18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23哺乳期內是否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2021-03-18工傷請假最長多久
2020-11-28員工工傷身亡家屬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1-02-15游客滑雪受傷,旅行社應該承擔責任嗎
2021-03-13飛機延誤賠償險標準
2021-03-21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如何認定
2021-01-25含死亡責任的保險合同必須經被保險人書面同意嗎
2021-01-09財產保險合同履行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27車子保險沒額度了能再買一份保險
2021-01-03在異地磕碰該如何和保險公司理賠
2020-11-14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協議書怎么寫
2021-03-24拆遷補償協議要誰簽字
2020-11-10以下沒有證件的房屋不是違建,別再被拆遷方忽悠了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