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在一家公司工作時,勞動合同上寫著每月5日是公司的發薪日。起初,公司按規定按時發放工資,但后來,由于財務賬目出現問題,公司沒有解決。5日已無法按時向員工發放工資。確切地說,20日前不再允許員工領取工資,20日后具體工資哪天發放也不確定。我以為勞動合同明確規定每月5日為發薪日,于是與公司經理協商,要求每月按時發放工資,并對拖欠的工資給予一定補償。公司經理拿出《勞動法》,聲稱自己的做法有法可依,并向我解釋說,《勞動法》規定工資按月發放,只要在一個月內發放工資,就符合法律規定,不存在拖欠工資的問題。聽了公司領導的話,我也不知所措。我能向企業上訴嗎?答:這家企業的行為是拖欠職工工資。企業對工資按月支付的規定存在誤解,員工因不懂法律而在企業侵權面前無所適從,《勞動法》明確規定,工資應當按月以貨幣形式支付給勞動者。勞動部發布的《工資支付暫行規定》(勞辦發〔1994〕489號)也有如下規定:“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應在最近的工作日提前付款。工資每月至少發放一次。正確理解《勞動法》規定的按月支付工資的含義,應把握以下三點:一是每月至少支付一次工資。在一個月內,企業可以決定哪一天是工資發放日,但日期必須是固定的。如果實行周、日、時工資制,工資可以按周、日、時發放。對完成一次性臨時工或某項具體工作的勞動者,應當在完成任務后立即按照有關協議或合同支付工資。第二,工資必須在雇主和雇員商定的日期支付。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工資支付日為每月工資支付日。只要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約定付款日期,每月必須按約定日期付款,不得隨意變更。如果他們在約定的日期之后付款,他們將拖欠雇員的工資。例如,勞動合同約定的發薪日為每月5日的,則該日的工資按月發放。如果當月發生變化,很難保證月供。例如,工資將在3月5日發放,4月15日發放,5月25日發放。因此,從3月到5月,工資分別推遲了10天和20天。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認為只要工資在一個月內的任何一天發放,工資就按月發放,這顯然是錯誤的。第三,如果發薪日是假日,則應在最近的工作日提前支付,而不是晚些時候支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人去世后兒子主張贈與無效成立嗎
2021-03-17一妻多夫制是真的嗎
2021-01-25合伙人之間股份轉讓必須全體合伙人同意嗎
2021-01-06可以提出專利異議的理由
2020-11-09一年半刑期能減刑嗎
2021-01-22子女的姓氏如何確定?
2020-11-07同居期間購買的房產分手時如何分割
2020-12-12給別人擔保銀行凍結賬戶怎么辦
2021-02-02法院提前刪除失信人信息的條件
2021-02-02人員聘用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1-30有病史員工可否簽免責合同
2020-11-15聘書能否代替勞動合同
2020-12-11人壽保險多長時間生效
2021-02-24如何理解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
2020-11-23因車輛丟失同時起訴停車場和保險公司應當如何處理
2020-12-17保險對方公司不肯調解怎么辦
2021-03-18沒有準駕證肇事保險公司給理賠嗎
2021-03-26車險理賠時投保人有哪些義務
2021-03-02公司拖欠工人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11什么是存款保險,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有哪些意義和作用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