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仲裁立案到開庭最遲為25天以上。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收到仲裁申請之日起五日內,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受理,并通知申請人;認為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不予受理,并說明理由。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三十條規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后,應當在五日內將仲裁申請書副本送達被申請人。
被申請人收到仲裁申請書副本后,應當在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交答辯書。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收到答辯書后,應當在五日內將答辯書副本送達申請人。被申請人未提交答辯書的,不影響仲裁程序的進行。”
第三十五條仲裁庭應當在開庭五日前,將開庭日期、地點書面通知雙方當事人。當事人有正當理由的,可以在開庭三日前請求延期開庭。是否延期,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決定。
相關知識:我國的勞動仲裁的仲裁時效是多久
2008年5月1日后受理的勞動爭議案件適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但對于2008年5月1日前發生的勞動爭議案件,有關仲裁時效和起訴的規定及適用《勞動法》。《勞動法》關于仲裁時效規定于第八十二條: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
申請勞動仲裁的一般時效為一年。但是,在有些情況下,一年的時效期間還不能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如在有的行業,尤其是建筑業,拖欠工資問題比較突出,工人的勞動報酬很多到年底才結算;還有些勞動者為了維持勞動關系,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對用人單位拖欠勞動報酬的行為不敢主張權利。如果都適用一年的仲裁期間,不利于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因此本條第四款規定:“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對于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已經終止的情況,則沒有維系勞動關系這樣的顧慮,因此本條第四款作出了“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的規定。
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變更判決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03現役軍人是否可以隨便選擇戀愛對象
2020-12-12專利異議審查的時間限制是什么
2020-12-24商標權質押到期未續押是否有效
2021-02-15交通事故需要賠償哪些費用
2021-02-07電子商務法對消費者權益保護有哪些規定
2020-11-16什么是探視權,怎么終止探視權
2021-03-11配偶是直系親屬嗎
2021-01-16交通事故應該怎么起訴
2020-12-22道路施工占住商戶有賠償嗎
2021-02-20勞務外包是同工同酬嗎
2020-12-22人身意外險包括自殺嗎
2020-12-07兩種引發保險糾紛的情形
2020-12-26機動車解除保險合同保費計算辦法
2021-03-02保險公司不可以解散嗎
2021-02-18交通事故對方要求的誤工費是由保險公司賠付嗎
2021-02-22企業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將面臨哪些勞動用工風險
2021-03-02職場新人宜買短期險
2020-11-14土地承包及其程序是什么
2020-11-09土地出讓合同的性質是什么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