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原因及對策1.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原因(1)農民工維權意識不強,很多人缺乏相應的法律知識。農民工急于找工作,又不知道在就業時需要與老板簽訂書面合同,所以往往與老板口頭約定。糾紛一發生,受傷的是農民工。當他們的權益受到侵害時,由于他們單獨在外地,信息比較封閉,不知道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也沒有組織來指導他們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p>
雖然我國《勞動法》第五十條明確規定“每月以貨幣形式支付勞動者工資,不得無故扣減、拖欠勞動者工資”,但勞動執法部門和社會保障部門尚未充分履職。另外,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還沒有普遍建立相應的保障農民工權益的措施和制度(如建立免費的農民工法律援助機構)。當農民工權益受到侵害時,相應的制度與農民工的實際需求相去甚遠。此外,由于法院在審理案件程序上的要求,應當給予雙方當事人足夠的舉證期限和適當的聽證、上訴期限。這也是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不能及時解決的原因。而外來務工人員大多是外地人,施工單位能負擔得起時間,外來務工人員吃住都在城里,拖欠農民工工資暴露了我國在建立和完善市場經濟過程中房地產領域存在的一些問題。一旦房地產市場低迷,資金不能及時回流,開發商的資金鏈就會出現問題。開發商將面臨來自項目材料、銀行利息、各種管理費、農民工工資、廣告策劃費等多方面的壓力,開發商很難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問題(4)在目前的建筑市場上,層層轉包是不可禁止的,在層層轉包的過程中,存在很多“貓膩”的問題。一些相關人員從開發商那里拿到工程,轉讓給承包商,然后承包商把工程交給農民工。這樣,一個項目就可以轉四五圈。中間轉手的大多是“皮包公司”。他們通過轉包牟取暴利,一旦出現問題,他們就離開。農民工處于“工程金字塔”的最底層。一旦包工頭出現經濟困難或攜款逃跑,最終遭殃的將是農民工。一些用人單位在工程已經或即將竣工時仍不給錢,惡意拖欠工程款,導致承包人無力支付農民工工資
第二,如何處理拖欠工資問題,目前,除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建設部聯合發布的《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支付管理暫行辦法》外,2004年10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筑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最高人民法院法釋[2004]14號),并對勞動法進行了修改,以保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同時,要根據已經頒布實施的《行政許可法》,嚴格規范政府的相應責任。這將有助于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問題。同時,中央各部門和地方各級政府(根據自身經濟實際情況)也要制定相應的地方立法。比如,針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的違約行為,建設部制定出臺了房地產開發項目付款擔保制度。現在它要求承包商和開發商都提供履約擔保,這將從源頭上遏制違約(2)建立信用體系通過建立信用體系網絡,將違法失信企業向社會公布。地方各級政府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作出相關規定,包括建筑施工企業必須按照《勞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與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中必須明確規定勞動合同期限,工資支付標準和時間、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以及違約責任。各施工單位要嚴格執行《建筑施工企業資質管理條例》的規定,按照國家規定的資質等級和標準進行勞務分包,不得將建設工程分包給不符合資質等級和標準的企業,不得以無用的工資轉包給個人、單位和“工頭”。各級勞動和社會保障監察機構、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在每年“元旦”、“春節”前,對轄區內建筑企業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進行專項執法檢查,從而達到實際效果。如果建筑企業惡意拖欠農民工工資,造成社會影響,將實行一票否決制,清理當地建筑市場。另外,對拖欠農民工工資的人,可以用刑罰來處罰,對這種社會危害嚴重的行為,可以用嚴厲的處罰來制止和消除政府要履行相應的職能,加強新項目的審批和項目管理,規范拖欠嚴重工程款的地區和企業行為,停止新建工程。嚴格按照《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分包管理辦法》,禁止將承包工程轉包或者非法分包。分包工程發包人將專業工程或勞務分包給不具備相應資質條件的分包工程承包人,或者分包工程的發包人未經施工總承包合同約定,未經建設單位批準,將承包工程的部分專業工程轉包給他人的。發現違法行為的,應當及時給予行政處罰或者清理當地建筑市場。地方各級勞動監察部門要及時受理拖欠、克扣工資等侵犯農民工權益的舉報和投訴,宣傳農民工就業、工資支付、社會保險、勞動爭議仲裁等政策法規。對拖欠工資嚴重、拒不整改的企業,除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罰外,還將通過新聞媒體進行曝光,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元旦、春節前后,地方各級政府可組織對農民工較為集中的建筑企業進行重點檢查。檢查的主要內容是用人單位及時足額支付農民工工資和依法與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同時,各級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可建立農民工“個人檔案”,規范農民工進城管理。有關部門定期對施工單位進行年檢。建立“農民工檔案”的現實功能應建立政府部門、社會、企業三者的互動約束機制。(4)強化維權意識,建立免費的農民工法律援助機構。各級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組織開展各類農民工就業培訓和普法培訓,提高農民工法律素質,提高農民工維權意識。同時,也要盡量收集有關就業工作信息,以及就業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的對策,特別是拖欠工資時,一定要及時找有關工會或勞動部門解決。如果不能及時拿到應得的工資,就要及時向人民法院起訴,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要及時指導勞動合同的簽訂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業單位改制勞動關系怎么處理
2021-02-05土地合同沒有履行多長時間有效
2021-03-25質押物和質押物存放倉庫如何認定
2020-12-07不服征地拆遷可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1-02-23宅基地用于商業出租合法嗎
2021-03-14依據專利法哪些不屬于專利權
2021-02-19不可撤銷的反擔保函是如何的
2021-03-20治安拘留會記入戶籍嗎
2021-03-11房產抵押貸款只能5年嗎
2021-03-18競業限制不限地域是否違法
2020-12-26云南省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6離婚又復婚可以再次享受婚假嗎
2021-03-25壽險理賠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1-01-22保險欺詐的載體是如何的
2020-12-04保險法司法解釋(一)內容有哪些
2020-12-17保險單(產險)的變更
2020-11-22土地承包法實施細則內容是什么
2021-01-13村里有權讓已婚婦女土地轉讓嗎
2021-01-29城中村拆遷補償標準能參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標準嗎
2021-03-02廉江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