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訂的《勞動合同法》最大的亮點是明確規定“臨時工”享有與用人單位“正式工”同工同酬的權利,賦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依法實施勞務派遣業務行政許可的權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相關解讀信息新政亮點:控制勞務派遣人數用工是我國企業用工的基本形式。勞務派遣作為就業的一種補充形式,在滿足用人單位靈活就業需求、解決摩擦失業、促進勞動者就業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但同時,自2008年《勞動合同法》實施以來,勞務派遣引發的問題也非常突出,“主要表現在同一勞動者的不同報酬和濫用勞務派遣,修改后的《決定》的實施將杜絕這一現象。”,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關系司副司長表示,調查發現,勞務派遣機構存在經營資質低、皮包企業多、異地派遣管理難等問題。勞務派遣人員涉及國民經濟的大部分行業,勞務派遣人員的總規模可能達到4200萬人,規模非常大,據介紹,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了《關于修改的決定》,提出了整頓勞務派遣亂象的“重拳”,當前勞務派遣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一些用人單位超范圍使用“臨時工”,一些勞務派遣單位不與“臨時工”簽訂勞動合同,不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而“臨時工”和“正式工”同工不同酬,根據新勞動合同法規定,“經營勞務派遣業務,應當依法向勞動行政部門申請行政許可;經許可的,應當依法登記。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勞務派遣業務。”同時,相應提高了勞務派遣公司的經營門檻,注冊資本由目前的50萬元增加到200萬元,新政策規定,用人單位不得設立勞務派遣單位向本單位或者所屬單位派遣勞動者;同時,嚴格控制派遣職工人數,不得超過職工總數的一定比例;不得將連續用工期分割為若干短期勞務派遣協議,作為補充用工方式,勞務派遣主要從事臨時性、輔助性和替代性工作。新《勞動合同法》明確了“三類崗位”:臨時性崗位工作時間不超過6個月,輔助性崗位是為主營業務崗位提供服務的非主營業務崗位,替代性崗位是指用人單位職工因下班學習不能工作的一定時間段,休假等原因,一個其他勞動者可以代替工作的崗位,最重要的是新政明確了“臨時工”有權與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同工同酬。新《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則,對派遣勞動者和本單位同崗位勞動者實行相同的勞動報酬分配辦法。用人單位沒有同崗位勞動者的,參照用人單位所在地同崗位或者類似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p>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現役軍人結婚未審查違法嗎
2020-12-13發表權能單獨使用嗎
2021-01-06商標侵權訴訟的證據收集方法
2020-11-30監視居住會有案底嗎
2020-12-01企業如何登陸新三板掛牌
2021-02-13上海股交中心對掛牌公司有無明確的或者內部掌握的財務指標要求
2021-03-19事故責任認定書丟失怎么辦
2021-01-13請求排除妨害的前提是什么
2021-03-20主合同與擔保合同之間的效力是什么關系
2021-01-14放棄去世人的繼承權后有居住權嗎
2021-01-10房子在訴訟當中可以抵押嗎
2020-12-10房子被火燒了,還有一層可以往上建嗎
2020-12-23簽署購房合同需注意什么
2021-02-25工傷賠償與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1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用理賠
2021-01-27保險格式合同有沒有效 誰說了算
2021-01-25為非直系親屬投保不理賠怎么辦
2021-02-28購買第三者責任保險注意什么
2020-12-29保險法告知義務的問題是什么
2021-01-14公眾責任險承保方案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