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從社會道德輿論的譴責到《合同法》中的懲罰性違約金,社會上的處罰五花八門,對行政法上的行政處罰和行政處罰,再到刑法上的處罰。我們現在主要討論的是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懲罰,即資本對勞動力控制的表現形式。懲罰是指主體違反強制保護規則后所付出的社會代價,即懲罰的代價。其實,首先要糾正處罰的名稱。一般意義上的刑罰具有以下特點:(1)條件性,刑罰的實施必須以一個群體或組織的成員違反規章制度,觸動特定主體的利益為前提,即,造成損失和違法行為(2)處罰是對當事人權益的暫時剝奪。懲罰是一種手段,不以懲罰為目的(3)懲罰:違反者對其不當行為所造成的后果應承擔自己的利益(4)如果使用得當,懲罰會使違反者得到遏制的暗示,也會使其他主體得到間接的經驗,不敢犯類似的錯誤。它具有警示性,即能夠震懾未來事件的潛在危險性(5)相對性,刑罰是一定歷史時期的產物,具有歷史性和動態性(6)刑罰的局限性。刑罰不是萬能的,它的效率是有限的,它具有消極的影響。使用不當會帶來嚴重后果。在用人單位對職工的處罰方面,舊的《企業職工獎懲條例》確立了企業對職工處罰的概念范疇體系。有的叫紀律處分,有的叫行政處罰,有的叫行政處罰,有的叫經濟處罰。筆者認為“企業對勞動者的處罰”是一種經濟理念和行政理念的混合,從法律的角度來說,應該要求用人單位對勞動者進行處罰。根據《職工獎懲條例》,對職工的處罰包括經濟處罰和行政處罰。其實,行政處罰和紀律處分是有區別的。紀律處分是指社會組織對違反公司章程和內部規章制度的內部成員給予的處分。兩者的區別在于:一是實施主體不同。行政處罰由國家行政機關執行,紀律處分由社會團體執行;二是實施對象不同。行政處罰對象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紀律處罰對象為社會團體成員;三是依據不同。行政處罰的依據是國家法律法規,紀律處罰的依據是法律法規,以及公司章程、規章、決議,等等,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處罰觀念混亂,是企業對勞動者處罰混亂的典型表現
(1)《企業職工獎懲條例》頒布后,經濟體制發生了變化,為了迅速實現工業化,富國富民,中國制定了重工業優先發展戰略。重工業是一個耗資巨大的工業。因此,城鄉統一購銷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和二元戶籍制度服務于重工業優先發展。其中,城市國有企業的資源配置全部成為政府行為,而退伍軍人進入單位的大門就是單位的人。職工的政治前途、事業成敗、生活、養老、疾病、生活必需品,甚至子女受教育的幼兒園、學校,都由單位負責。如果沒有特殊事故,用人單位將成為每一位退伍軍人的命脈。因此,《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就是在這樣一個計劃經濟時代的背景下,在以定員為主體的勞動條件下制定的。企業職工作為計劃經濟的組成部分,按照計劃經濟的模式被納入政府的計劃。企業嚴格限制勞動力流動,企業無權從企業中淘汰不合格的勞動力資源。當然,因為沒有市場競爭,就沒有必要淘汰他們,也沒有辦法通過勞動力市場來優化人力資源的組合。同樣,當時也沒有勞動力市場。為了維護公有制企業內部計劃經濟模式的正常運行,在行政管理的背景下,企業對內部員工進行處罰是理所當然的。然而,經過21世紀幾次曲折的改革,我國已經形成了一種全新的市場模式,風險和機遇巨大,新的、多元化的利益要素開始在勞動關系管理的舊格局中激增(2)《獎懲條例》頒布后,1980年代以前沒有勞動力市場。近20年來,中國勞動力市場從無到有發生了重大變化。勞動力市場的形成,首先對于農村剩余勞動力來說,只能在農村從事糧食生產,在田間地頭工作的人不再需要局限于農業生產。他們可以轉移到鄉鎮企業,現在也可以轉移到小城鎮、中等城鎮,甚至可以轉移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這是一個新的變化。事實上,對于城市工人來說,曾經是沒有競爭的鐵飯碗。眾所周知,第一個競爭對手是農民工,即從農村轉移到城市的勞動力。第三,國有經濟不再是勞動者就業的唯一渠道,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勞動者被分配到非國有經濟。第四,非正規就業在吸納勞動力就業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要在勞動力市場的前提下配置勞動力資源,進一步發展勞動力市場,首先要消除過去阻礙勞動力市場形成的制度性障礙(3)《獎懲條例》頒布后,勞動關系的性質發生了變化。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利益主體之間的關系并不明確。國家代表全社會的利益。企業管理者和員工都沒有獨立的主體身份。利益整合的勞動關系實質上是一種勞動行政關系。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關系雙方是兩個相對獨立的利益主體,直接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組成,由勞動者自己管理。勞動關系本質上是一種資本與勞動利益的差別關系。同時,兩黨在利益訴求上也存在分歧和矛盾。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關系越來越契約化。勞動關系的形成和調整主要通過勞動合同來實現,勞動關系的市場化主要通過勞動力市場機制來調節。勞動關系的形成、勞動條件的確定和勞動力價格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勞動力市場的供求關系。因此,國家或地方政府頒布的處罰條例,包括獎懲條例,許多企業制定的處罰細則,都有明顯的參照行政處罰法和刑法的痕跡。過去,勞動關系的行政屬性是公有制企業中政企不分離。勞動關系由行政屬性向商業屬性轉變,開始出現社會契約的跡象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住宅室內裝修禁止行為有哪些
2021-01-18民法典草案中婚姻家庭篇都有哪些新規定
2020-12-16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委托書由哪一方開
2021-02-17如果盜竊的物品是假貨還是犯罪嗎
2020-12-18物流合同中仲裁條款的效力有哪些
2021-02-17房屋繼承公證有哪些程序
2021-01-30人身損害賠償范圍
2021-02-04非血緣父親能否獲得撫養權
2020-12-18申請財產保全需要抵押財產嗎
2021-02-17被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怎么辦
2021-01-29間隔多久才算勞動關系中斷
2020-11-14勞務公司拖欠員工工資該怎么做
2021-02-15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嗎
2020-11-14貨損保險合同代理是如何發生的
2021-02-21財產保險意外傷害險種的理賠流程
2021-03-22汽車自燃房子火災怎么賠償
2021-01-23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的業務有哪些
2021-02-23出租車全責拒賠應該怎么處理
2020-12-08物權法釋義第二百四十七條
2020-12-21買了保險≠進了保險箱 六種情況下汽車出險不賠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