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工傷工資如何支付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間的原工資待遇不變,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的規定,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工傷職工停止工作、處理工傷的期間,包括住院期間和出院后休息期間,稱為停工留薪期間。事故發生前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福利待遇不變,工傷職工的停工留薪期限,由用人單位按照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出具的《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限分類目錄》確定簽訂服務協議的康復機構。停工留薪期限超過12個月,有爭議的,經設區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
工傷保險條例未規定工傷職工在工傷期間的“原工資”,一般有三種計算方法:1、工傷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3、用人單位在工作期間不支付工傷職工工資的,工傷前12個月除加班工資外的平均工資停工留薪依照法律規定,工傷職工可以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維護自己的權利。
停工留薪期間,是指工傷職工發生事故、停止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期間,包括住院和出院后休息。停工留薪期限一般不超過12個月。重傷或者有特殊情況的,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延期,但不能適當延期,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12個月
工傷保險條例對停工留薪期限的確定沒有具體規定。根據各省、市、自治區的規定,一般通過以下方式確定:1.部分地區社會保險、衛生行政部門制定了《工傷職工停工留薪管理辦法》,而《工傷職工(如中國福建省、福建省、北京市、山東省、重慶市等)停工留薪分類目錄》規定了各類工傷的停工留薪期限。在這些地區,工傷職工醫療機構出具的書面休假證明,由用人單位按照《停工分類和工資保留期目錄》確定,并書面通知用人單位。受傷職工或者用人單位有異議的,或者停工留薪期限滿12個月的,(二)沒有分類的《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限目錄》的地區,由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或者簽訂服務協議的工傷康復機構出具的休假證明確定。停工留薪期限超過12個月,有爭議的,由設區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
以上為相關答復。工傷期間可以支付工資,但這一期間的最長時間是12個月。一旦超過期限,超出部分將沒有錢,殘疾人將得到一次性補償。如果您有其他法律問題,可以咨詢律霸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中不合理的條款如何中止
2021-01-30醫療糾紛中尸檢是必須的嗎
2021-02-18試用期辭職需要提前幾天
2020-11-25質押合同何時生效
2021-02-10如何計算票據貼現利息
2020-12-05稅務機關可以公告送達稅務文書的情形
2021-01-02未成年精神病人監護人只能是其近親屬嗎
2021-03-07用人單位能否在服務期內扣押員工證件
2020-12-23醫護被無故裁員該如何維權
2020-12-19保險合同生效
2020-12-20保險合同的變更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22劉某訴某保險公司――帶病投保糾紛案
2021-03-12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
2021-02-23只要一出事故保險公司的免賠率就是20%嗎
2021-03-04土地征用與土地轉讓是什么意思
2021-03-10戶口遷入多長時間可獲拆遷補償
2021-03-08企業合同遇到拆遷終止有拆遷補償嗎
2021-02-22什么是拆遷主體資格,誰具備拆遷主體資格
2020-12-22房屋拆遷什么情形下視為同住人
2020-12-24沒有土地證的地,拆遷時有補償嗎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