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終結是人民法院處理執行案件的一種方式,在處理執行案件過程中經常運用。死刑執行終結的性質、死刑執行終結的適用條件及相關問題,涉及到對死刑執行終結這一重要方式的正確認識,以及死刑執行工作的規范化。這些問題需要認真分析
民事訴訟法第233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終止執行:一、申請人撤銷申請;二、執行所依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三、被執行人公民死亡,無遺產可供執行,無義務承擔人;四、被執行人的權利人追索贍養費、贍養費、撫養費死亡的案件(五)被執行人因生活困難無力償還借款,無收入來源,喪失勞動能力的(六)人民法院認為應當終止執行的其他情形。”p> 第一百四十條規定:“裁定適用于下列情形:(八)中止或者終止執行。”《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符合上述六種情形的,才能終止執行,同時裁定終止執行。但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終止執行并不是結案的唯一途徑。此外,還有其他結案方式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執行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一百零八條規定:“執行結案的方式是:(一)已經完成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全部內容(二)裁定終止執行;(三)裁定不予執行;(四)當事人達成執行和解協議并履行完畢。”最高人民法院的這一規定明確了執行結案有四種方式,終止執行只是其中之一。有必要明確不同的執行方式和條件。只有將終審執行與其他三種方式進行比較,才能更好地了解終審執行的特點和適用條件,第一種執行方式是“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內容均已執行”。這是結案最正常、最有效的方式。這樣,可能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被執行人自覺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全部內容。第二種情況是被執行人不自覺履行的,由申請執行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由人民法院實施執行措施,使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各項內容得到充分落實。無論是被執行人自覺執行還是通過人民法院強制執行,都達到了“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內容全部執行完畢”的效果,這與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的第一種結案方式是一致的。這種執行的條件或實質是“完全執行”。顯然,終止執行不屬于上述相關情形。可以說,終止執行不是“完全執行”
我們來看看第三種執行終結方式:“裁定不執行”(第二種執行終結方式是終止執行,這里暫不分析)。《民事訴訟法》關于不執行的規定很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條規定:“裁定適用于下列情形:
(九)不執行仲裁裁決
(十)拒絕執行被法院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公證機關;“ 第二百一十三條規定:“一方當事人不履行依法設立的仲裁機構的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被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行。被申請人提供證據證明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進行審查核實:,(一)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約定仲裁條款或者事后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二)裁決的事項不屬于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機構無權仲裁的;(三)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程序違反法定程序的;(4)查明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的;(5)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6)仲裁員有貪污、受賄、賄賂行為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人民法院認定執行有違公共利益的,不予執行。裁定書應當送達雙方當事人和仲裁機構。仲裁裁決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執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雙方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再次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經公證機關依法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由被申請人民法院執行。經公證的債權文書確有錯誤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不予執行,并將裁定書送達雙方當事人和公證機關。“為了縮短文章篇幅,我們不引用《民事訴訟法》涉外民事訴訟特別規定一章的相關規定,也不作進一步的分析。不予執行的文書有兩種:一種是仲裁機構作出的仲裁裁決書,另一種是公證機關出具的具有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無論是仲裁裁決書還是經過公證的債權文書,都不是人民法院制定的有效法律文書,需要嚴格把握。這種執行方式的條件或者實質是人民法院不執行仲裁裁決或者公證的債權文書。可以說,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終止執行不適用于“仲裁裁決,債權文書公證“看第四種執行和解方式:“當事人達成執行和解協議并履行了”《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七條規定:“在執行過程中,雙方當事人自行達成協議的,執行人應當將協議內容記入筆錄,由雙方簽字或者蓋章。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和解協議的,人民法院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恢復執行原生效的法律文書。”本次執行和解的特點是申請人與被執行人相互理解,不完全按照生效法律文書的內容履行;人民法院不完全按照生效法律文書的內容執行法律。但雙方都做出了讓步,只是部分實施了有效法律文件的內容,或者改變了有效法律文件的實施方式,但雙方必須以達成協議為前提。這種執行的條件或者實質是和解執行,終止執行顯然不適用于上述有關情形。可以說,終止執行不是以“和解”為適用條件的,在分析了第一種、第三種、第四種結案方式之后,我們來看看第二種結案方式,即“裁定終止執行”。上述分析明確了“完全執行”、“不執行”和“和解執行”的條件不適用于執行的終止,《民事訴訟法》第233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終止執行:(一)申請人撤銷申請;(二)被執行的法律文書被撤銷;(三)被執行人公民死亡,無遺產可供執行,無債務承擔人;(四)追索贍養費的債權人,贍養費、撫養費死亡
(五)被執行人因生活困難無力償還借款,無收入來源,喪失勞動能力(六)人民法院認為應當終止執行的其他情形。”p>從以上六種情況來看,國際泳聯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訴訟前的準備工作是什么
2021-01-26產品侵權的舉證責任誰來承擔
2020-12-20公交車下客時人被撞責任認定標準
2021-02-25怎么限制探望權的時間
2021-03-09對仲裁裁決書不服怎么辦
2020-11-11車被盜后撞死人,我要承擔責任嗎
2021-01-29單方解除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05債權被保全后是否可以轉讓
2021-03-25成立業主委員會的條件與程序有哪些
2021-02-08婚前房產已贈與并過戶還能反悔嗎
2020-12-26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
2021-02-02什么情況必須先進行勞動仲裁
2020-12-24為籌保險款母親跳樓救子可行嗎
2021-01-084s店說幫買保險但沒買不計免賠怎么辦
2021-03-22保險委托代理合同樣本是什么樣的
2021-03-14突破“慘淡”局面:家庭財產險要隨著變化變
2021-02-02什么叫做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0-11-14規劃部門可以公開土地出讓合同嗎
2020-12-20土地轉讓違法所得使用權的表現形式是什么
2021-03-03土地轉包期內甲方死亡合同怎么辦,轉包合同怎么寫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