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認為,辦理社會保險、勞動報酬、履行勞動合同等案件重疊的申訴、舉報案件,應當遵循以下原則:1.當事人自愿選擇原則。由于法律法規規定仲裁和監察都應當接受,當事人有權選擇是向勞動仲裁機構申請仲裁,還是向勞動監察機構報告解決勞動爭議。這是法律賦予當事人的權利。當事人有權根據自己的情況,如考慮經濟成本、舉證能力、上訴風險等,選擇仲裁或者監督,受理案件的部門應當尊重當事人的選擇。我們認為,在跨案仲裁與監督的分工中,尊重當事人選擇的原則應是第一原則。(2)方便當事人解決問題的原則。對于雙方部門應受理的同一案件,無論是選擇仲裁還是監督,在當事人自愿選擇的基礎上,也應考慮方便當事人解決問題的原則。根據仲裁與監督在法律規范適用上的差異,對于案件范圍重疊的案件,如果適用強制性法律規范,則仲裁與監督都應接受。在這種情況下,應當尊重當事人的選擇;如果適用任意的法律規范,從有利于糾紛解決的角度出發,宜接受仲裁。如根據爭議雙方的約定(如勞動合同中的約定或口頭約定)和企業規章制度的規定,對降低工資標準、經濟補償追索權、支付違約金、培訓費等爭議宜予以受理,通過仲裁等。再比如,在勞動合同履行糾紛中,一些勞動合同中沒有明確規定的義務,如員工的忠實義務、保密義務、善意取得的競業禁止義務等,都需要通過推定來確定,由于我國勞動立法尚未對附隨義務作出明確規定,因此,在履行勞動合同糾紛中,因附隨義務引發的糾紛應當通過仲裁予以受理。此外,對超過60天仲裁上訴期限的爭議,應視情況處理。仲裁不能受理的,由監察部門受理
(3)依法處罰、嚴重違法處罰、迅速處理爭議的原則。對一些用人單位故意違反勞動法律法規規定,嚴重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造成惡劣影響和嚴重社會危害的案件,如用人單位未參加社會保險的集體糾紛等,不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惡意拖欠、扣減職工工資的,特別是在承包商、用人單位、職工等一些行業,對嚴重違法、影響惡劣的案件,勞動監察機構應當予以處理,比如個別老板惡意拖欠農民工工資。因為勞動監察機關在查處案件時,不僅可以責令用人單位支付勞動報酬、經濟補償金和社會保險費,還可以責令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賠償金和滯納金,這比仲裁更能體現對違法者的制裁。上述違法行為侵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危害。當然,用人單位應當承擔強制性的更嚴重的法律后果。這是用人單位直接違反《勞動法》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應承擔的責任。通過法律制裁,對違法者進行行政處罰、經濟處罰,甚至刑事處罰。同時,也是對勞動關系雙方和全社會的警示。各方可以增強打擊違法行為的義務意識,增強自覺履行勞動義務的責任意識,自覺抵制違法行為,維護勞動秩序。此外,依法懲處違法者、懲惡揚善,既是勞動行政部門依法賦予的權利和神圣責任,也是國家、人民和社會對勞動違法行為的譴責和制裁。勞動監察部門責無旁貸。另外,勞動監察在處理集體糾紛案件上具有主動性和快速性的優勢,勞動爭議仲裁與勞動監察的區別在于:1.勞動法兼具公法與私法的特點。勞動爭議調解仲裁的適用受勞動法私法因素的制約;勞動監察的產生是由勞動法的公法因素決定的。從合同到仲裁,具有傳統私法的特征;從基準到監督,主要體現公法的特點。2.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的設立,一般遵循三方原則和國際原則。勞動監察的設置主要強調行政性。它是一個依法行政的國家機關,適用的法律法規各不相同。根據規定的不同,勞動法律規范可分為兩部分:勞動者實體權利義務的法律規范和勞動關系運行規則的法律規范;根據法律約束力的不同,可以分為強制性法律規范和任意性法律規范。勞動仲裁適用于處理勞動爭議的強制性法律規范和任意性法律規范,可以根據勞動合同中的有效條款和企業勞動規則進行調解和裁決。勞動監察在處理案件時只能適用強制性的法律規范程序不同。勞動仲裁機構根據當事人的請求進行仲裁;勞動監察主體應當主動對職權范圍內的事項進行監督。勞動仲裁適用調解程序;勞動監察不適用調解程序;勞動仲裁程序體現了自愿原則,如申請仲裁的自愿、處分權的自愿等;勞動監察體現了強制性原則。用人單位違反法律,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社會公共利益和國家利益的,不允許通過勞動者放棄權利,逃避法律責任待遇不同。勞動仲裁的法律責任一般限于民事責任(經濟責任);勞動監察機關除承擔民事責任外,還可以追究行政責任。勞動仲裁實行舉證責任人原則,除法定情形外,不按照職權積極收集證據;勞動監察不僅要求當事人提供證據,而且可以根據自己的職權積極收集證據結果不同。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提起民事訴訟;當事人對勞動監察決定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或者行政復議。受理期限不同。勞動仲裁受理案件的期限為六十日;勞動監察受理案件的期限為兩年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許可的監督與責任
2021-03-05高空墜物難以確定責任人怎么處理
2021-01-14行政復議的被申請人包括哪些人
2020-12-29村委會換屆選舉手續有哪些
2021-02-03什么是公司破產程序終結
2021-01-11訴訟離婚需要收集哪些證據,離婚時需要提供哪些證據
2021-02-08信用卡不小心逾期一次怎么辦
2021-01-24拖欠物業費幾年失效
2021-02-12消費合同多久生效
2021-03-01小區景觀燈漏電致女童死亡,物業要承擔責任嗎
2021-01-13學生在校住宿摔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3單位集資房轉讓合同應該怎么寫
2021-02-19居民申請保障性住房條件有哪些
2021-01-30用人單位不承認勞動關系,勞動者應該提供哪些證據
2021-01-19小公司倒閉了怎么給員工賠償
2021-03-17辭職以后怎么辦理居住證
2021-03-18運輸保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020-12-18<保險法>之財產保險部分學習摘要
2021-03-17保險合同是怎樣解除的
2020-11-25《人身保險新產品》六大亮點修改 消費者維權有章可循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