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糾紛工資計算規則
一、“代通知金”中的工資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規定,用人單位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的規定,選擇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解除勞動合同的,其額外支付的工資應當按照該勞動者上一個月的工資標準確定。注意:不是解除合同前12個月平均工資。
二、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中的工資
勞動合同法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
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這是正常的計算方式,但有一種特殊情況需注意,即: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三、未休年休假的工資報酬
計算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的日工資基數為前12個月剔除加班工資后的月平均工資。
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規定,計算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的日工資收入按照職工本人的月工資除以月計薪天數(21.75天)進行折算。月工資是指職工在用人單位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前12個月剔除加班工資后的月平均工資。在本用人單位工作時間不滿12個月的,按實際月份計算月平均工資。
四、未簽訂勞動合同二倍工資
未訂書面合同二倍工資差額的計算基數各地有差異,多數地區規定為當月應得工資。比如,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規定,勞動合同期滿后,勞動者仍在用人單位工作,用人單位超過一個月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支付雙倍工資。雙倍工資的計算基數應以相對應的月份的應得工資為準。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的指導意見(二)規定,用人單位因未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而應每月支付的二倍工資,按照勞動者當月的應得工資予以確定,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加班加點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當月工資包含季度獎、半年獎、年終獎的,應按分攤后該月實際應得獎金數予以確定。不過,需注意上海的規定,上海實踐中認為二倍工資的計算是不含加班工資的。
五、工傷待遇中的本人工資
《工傷保險條例》第61條規定,本條例所稱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低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六、工傷停工留薪期工資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原工資福利待遇標準如何把握?實踐中各地會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廣東認為原工資福利待遇,是指工傷職工在本單位受工傷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福利待遇。工傷職工在本單位工作不足十二個月的,以實際月數計算平均工資福利待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惡意搶注商標該如何
2020-11-23特殊合同的訂立方式
2020-12-03無撫養關系的子女對繼母有贍養義務嗎
2021-03-01人壽保險理賠所需哪些材料
2021-02-24車禍受傷的雙份賠償是怎樣的
2021-02-22人壽保險理賠有什么步驟,及需要準備的證據有哪些
2021-01-27產品責任險——“中國制造”出口難題
2020-12-19保險合同各條款的變更和更正
2021-01-24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15被保險人違反保證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0-11-28如何書寫保險理賠申請書
2021-01-10特殊崗位人員如何繳納養老保險費
2020-12-23機動車轉讓保險手續未變更出事故保險公司是否要賠償
2020-11-24避免保險合同糾紛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0-11-23土地互換幾年后土地補償款應該屬于誰
2021-03-04買拆遷房什么時候能辦房產證
2020-11-28在征地拆遷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15公房拆遷的補償方式如何
2021-02-26拆遷時如何處理好承租方和出租方的關系
2020-11-15寧海縣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實施辦法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