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人成立后可能面臨的法律風險有:1。民事責任風險。一般來說,公司以自有財產對外承擔還款責任。但實際控制人以補資、退資等方式操縱公司,或者在訴訟過程中隱匿、轉移資產,或者未經清算處分財產的,注冊法定代表人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無論注冊法定代表人是否知情,為公司對外借款或其他經營活動出具擔保文件的,仍需承擔法律責任;如果實際控制人失蹤或者找不到公司民事責任的承擔人,名義法定代表人也將面臨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刑事責任風險
實際控制人操縱公司實施經濟犯罪,如騙取銀行貸款、保險金、非法集資等,注冊法定代表人雖未直接參與上述行為,注冊法定代表人明知實際控制人利用公司實施上述犯罪行為,不制止,或者任由實際控制人行為的,名義法定代表人很可能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法定代表人可能犯的罪行包括重大安全事故罪、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擾亂公司、企業管理秩序罪、破壞財務管理秩序罪、金融詐騙罪等,侵犯知識產權罪、擾亂市場秩序罪等
第三,如果名義公司不能完善善后,自創公司的風險有限,自創公司今后將面臨諸多限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業法人法定代表人登記管理條例》第四條不得擔任法定代表人:,企業登記機關不予核準登記:(一)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二)受到處罰或者采取刑事強制措施的;(三)被公安機關或者國家安全機關通緝的;(四)因犯罪被判處刑事處罰的貪污賄賂罪、侵犯財產罪、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執行期滿未逾五年;因犯其他罪被判處刑罰,執行期不滿三年的;或者因犯罪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執行期滿未滿五年在公司進入破產程序、申請強制執行或者有特定情形不納稅時,司法行政機關有權對法定代表人采取相應的罰款、拘留等強制措施,被執行人是單位,采取限制消費措施的,被執行人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影響債務履行的直接責任人、實際控制人不得實施高消費和非生活、工作需要的消費行為。以個人財產為私人消費,實施上述行為的,可以向行政法院提出申請。如果執行法院的審查屬實,則允許如果您的情況復雜,律師協會還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開除員工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19第三方支付接口收費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6知識產權與債權的關系是什么
2020-11-13改裝車輛需要什么手續
2021-01-04哪些情形下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不用賠償
2021-02-27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方法是什么
2021-02-28建設單位非法占用耕地如何處罰
2020-11-29專利申請書范文應該怎么寫
2021-02-10勞動關系發生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06勞動關系轉移知識
2021-03-11實習期間因工作導致腰間盤突出屬于工傷嗎
2021-02-28駕駛員實習期肇事是否應予理賠
2020-12-24什么是公共交通意外險
2021-02-15保險公估人指的是什么
2021-02-10解除保險合同的手續及風險
2021-01-24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24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5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久
2020-12-29外貿保險單背書
2020-12-15交通事故本車人員受害能否要求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