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證責任是指當事人有責任提供證據證明自己的請求,否則當事人將承擔敗訴的后果。舉證責任的分配是法律對各種案件中由誰承擔舉證責任的強制性規定。一般情況下,當事人對自己的主張承擔舉證責任,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舉證責任”,即“誰主張,誰提供證據“
工傷保險條例第18條規定了申請工傷認定時應提供的證據材料。首先,要提供證據證明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其次,應提供證據證明工人在事故中受傷。三是提供工傷事故發生在勞動者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和工作原因的證據,最后提供勞動者的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沒有提供證據或者提供的證據不足以證明事實主張的,工傷保險行政部門未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九條第二款的規定調查取證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勞動者或者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薄?a href='http://www.sdjlnm.com/gongshang/11.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工傷認定辦法》第十四條規定:“用人單位拒絕提供證據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可以根據受傷職工提供的證據作出工傷認定結論。”。如果用人單位不能完成舉證責任,就要承擔后果。這種舉證責任分配形式就是所謂的“舉證責任倒置”。用人單位認為不屬于工傷的,應當提供證據證明勞動者的傷害不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的規定,不認定為工傷。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對勞動者提供的證據材料進行審查,根據需要調查核實事實,在綜合分析雙方提供的證據和調查情況的基礎上,最終確定事實。在事實真相不明的情況下,應根據證據規則分配舉證責任
綜上所述,在工傷認定中,勞動者只需證明自己與用人單位有勞動關系,并有遭受傷害的事實,而用人單位需要承擔大部分的舉證責任,因此用人單位應當積極配合勞動部門提供證據,否則可能會產生不利后果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五條規定:“在合同糾紛案件中,當事人主張合同關系成立并生效的,應當對合同成立并生效承擔舉證責任;當事人主張變更、解除、終止、解除合同關系的,應當對造成合同關系變更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對履行合同有爭議的,由負有履行責任的一方承擔舉證責任。對代理權有爭議的,由主張代理權的一方承擔舉證責任,這是我國民事訴訟中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這是民事訴訟最基本的原則但是,由于勞動爭議案件的特殊性以及勞動關系在勞動爭議仲裁和訴訟案件中的平等性和從屬性,用人單位在提供證據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作出辭退、辭退、減少勞動報酬等決定引起的勞動爭議,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勞動者工作年限的計算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條也規定:“在勞動爭議案件中,因用人單位作出辭退、解聘、除名、終止、減少勞動報酬的決定發生勞動爭議的,計算勞動者的工作年限,用人單位應當承擔舉證責任。新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三十九條還規定:“當事人提供的證據經核實的,仲裁庭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依據。勞動者不能提供用人單位掌握和管理的與仲裁請求有關的證據的,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單位在規定的期限內提供。用人單位逾期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一般來說,主要是用人單位內部的勞動規則、考勤記錄、工資單、社會保險臺賬、人事檔案等證據。這些證據是用人單位單方面保存的,勞動者一般沒有辦法自行證明。因此,舉證責任由法律倒置,有證明能力的單位負責。勞動爭議案件往往涉及仲裁和訴訟,在仲裁和訴訟過程中對證據的要求也存在差異。在勞動仲裁案件中,爭議雙方可以隨時提供證據。勞動仲裁案件沒有規定舉證逾期的不良后果,勞動仲裁案件也沒有規定對提供虛假證據行為的相應處罰。另一方面,如果當事人不能在規定的期限內提供證據,就要承擔舉證晚的不利后果,這將被視為喪失提供證據的權利,法院可以對偽證進行處罰。第一百零二條當事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處以罰款或者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阻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二)使用暴力、威脅、賄賂手段,阻礙證人作證、指使的,賄賂、脅迫他人提供虛假證據的,人民法院可以對有前款行為的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員處以罰款或者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以上是小編對“工傷認定單位不提供證據造成什么后果”問題的回答。根據工傷保險的規定,用人單位拒絕提供證據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可以根據受傷職工提供的證據作出工傷認定結論。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品房買賣合同違約金的責任
2021-01-25治安強制措施有哪些
2020-12-01單位申請工傷了是否可以起訴侵權人賠償
2021-03-03公司法關于股東出資法律如何規定
2021-01-032020年上海專利申請詳細步驟是怎樣的
2020-11-26交通事故類網友問答
2021-02-20廣東省工傷供養親屬撫恤金標準
2020-12-13信用卡多久不還上征信
2021-01-25物業合同如何終止
2021-03-06土地糾紛派出所能管嗎
2021-01-01一位老人去世后留下的房產如何繼承
2021-03-23房地產開發企業發票如何管理審核
2021-02-11勞務分包合同屬于什么法律關系
2021-01-29辦理人壽保險有哪些
2020-11-12產品質量責任保險對哪些情形負保險責任
2021-01-11人身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1-03-24理賠超過保險額明年保險會上漲嗎
2021-02-11車險理賠流程一覽
2021-02-03單位失業保險金沒買合法嗎
2021-01-13轉讓保險標的要注意的法律問題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