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破產的法律責任是什么法律責任是指以法定財產為基礎的有限責任。法人財產是法人承擔民事責任的基礎。法人責任的實質是法人財產的一種有限責任
法人成立后,正常經營活動所產生的外部責任,無疑應該是法人的責任,應由法人承擔。然而,在經濟活動過程中,法人并不是靜態的,而是不斷地動態變化的。法人自設立之日起至以后,可以撤銷、解散、破產。那么,在這種特殊情況下,如何處理和承擔法人的債務有以下幾個方面:1。法人成立時的責任設置決定了法人破產后的責任問題
根據大陸法系的制度設計,要求在清算前公告解散,即所謂“先分散后計算”;但英美法系要求公司解散必須經過清算,即“先計后散”。但它們都遵循這樣一個設計思路:清算——撤銷——消滅人格民法典將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通則》將于2020年12月31日生效,屆時這一規定將被民法典取代。?《 《民法典》施行前,現行民法通則第四十五條規定:“企業法人終止,應當向登記機關辦理注銷登記,并予以公告。”。可見,只有在向登記機關注銷登記并公告后,企業的民事主體資格才會被取消。因此,破產或清算前的法人資格消滅也是法人的責任
法人有限責任與法人破產制度密切相關。傳統民法理論認為,破產是法人有限責任的必然結果。法人以其獨立的財產承擔清償債務的責任,當法人資不抵債時,可能導致法人破產。我國現行立法仍采用法人企業承擔有限責任,宣告破產。法人破產分為一般民事訴訟中的企業法人破產還債程序和適用于國有企業的《企業破產法(試行)》中的破產程序。一般來說,破產費用應當優先支付,按照法定順序支付拖欠職工的工資、勞動保險費和稅款,然后清償外部破產債權。如果還不夠還清,應該按比例分配。由于破產清算具有嚴格的法定程序,在人民法院的監督下進行,法人以其全部財產承擔有限責任,清算主體在人民法院規定的期限內不履行清算責任,造成企業財產毀損、滅失、貶值,甚至私分企業財產的,在破產清算后執行,造成債權實際損失的,清算主體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需要指出的是,此時并不是法人應承擔的有限責任發生了變化,而是清算主體因其不作為或作為,侵犯了債權人在終止時以法人財產主張有限責任的權利,構成侵權。因此,清算主體應當對債權人所遭受的損失承擔侵權責任。企業法人從事登記時批準的有關經營活動,企業破產、解散時及時登記公告的,法定代表人不承擔責任。如果有更深入的內容,最好看專門的書籍或咨詢有關律師。律霸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參加法律咨詢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訂婚當天互換禮物屬于彩禮嗎
2020-11-13交通事故訴訟證據一覽表
2021-01-02交警隊行政處罰期限多長時間
2021-02-21關于消費者權益的20個法律知識
2020-12-28撤銷訴訟保全申請書格式
2021-03-24婚姻法解釋三
2021-01-09起訴離婚起訴書誰給寫更為合適
2021-02-27訴訟期間涉案房產是否可以抵押
2021-03-23未裁決的違章處理辦法是什么
2020-11-15如何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又需要具備什么樣的條件
2021-03-25擅自將耕地改為林地如何處罰
2021-02-08勞務派遣是否計算賠償年限
2021-01-20勞務合同中途中止需要補償嗎
2020-11-23勞動訴訟與勞動仲裁有哪些區別
2020-12-30合同三年可以辭退嗎
2021-01-29新車可以異地購買交強險嗎
2021-01-02保險合同中延遲生效條款如何生效
2021-01-20提單責任險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問題初探
2021-01-27新《保險法》實施將帶來什么
2021-02-05投保車型與實駕車型不符,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