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學家認為,姓名具有代表群體或個人、表明等級地位、調節婚姻關系、彌補命運缺失、指代特殊事物、反映社會評價、凝聚文明本質等社會功能。姓名代表群體或個人、表明等級身份、指稱特殊事物、反映社會評價等功能具有法律意義。事實上,姓名權人格權的本質是在現代法典化時代背景下探討的。在法典化前的等級社會中,姓名代表著一定的身份關系,這就決定了姓名可以成為身份權的客體。姓名權在歷史上確實是以身份權的形式存在的
首先,姓名中的姓氏代表著一定的身份關系
一般來說,姓氏是代代相傳的,所以姓氏的主要功能是區分血緣關系,即區分群體。在一定條件下,姓氏還可以起到區分個體和身份的作用。因為在等級森嚴的社會里,姓本身就意味著高和低。從微觀角度看,父母、丈夫和親屬的權利可以通過一個特定的姓氏來體現。正因為如此,莫爾等德國學者提出了姓名權是親屬權(即身份權)的觀點。他們認為姓名權來源于親屬關系,因此姓名權是親屬關系的一部分。從姓氏的角度證明姓名權是一種身份權[2](P326)其次,姓名中的姓名表示一種更為具體的身份關系
不同國家和地區姓名的身份關系強度不同。一般來說,在父權制和集權制發達國家和地區,姓名表示身份關系的功能更為充分。在宋代,行岱名是行岱命名方法的具體表現。使用行名的目的是標記氏族中每個男性成員的代位(有時包括女性),以及同一代中的年長者和年輕者之間的關系。這種命名法是兩種不同稱謂命名法的結合。一個是排名,另一個是資歷。前者源于民間習俗,將同輩兄弟按其出生順序排列成一個或兩個(長兄、二哥等),用來表達同輩的順序;后者起源于同一個文字,是氏族內部同一代人名字的一部分,因此不同的世代,如祖父一代、父親一代、兄弟一代、兒子一代,都用不同的字體命名,以表示同一代人的等級。在宋代,二者被納入族譜,發展成為一種流行的行代制度[3](p221-222)。行代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在中國古代,代的等級制度被用來判斷一個人的世代(當然,連名制[4]也是一種與之類似的命名制度。)所謂代位制,是指同一代人都以一個固定的詞或部首命名,不同代人使用不同的詞或部首。世界的秩序是有序的、連續的[5]例如,孔子家族從56代開始用50個字來安排世世代代:[6](p107)西延公鹽城,**鎮上延**流傳甚廣,憲法清晰繁盛;使*魏楚友、秦紹年突出;筑路穩,茂秀肇義昌**環景瑞,永西,許昌。在這種代際排名體系中,同一代人不僅在每一代都有同一個詞,而且還有另一個以部首命名的詞。如禮月、禮陰、禮鏡、禮領等,其中“龍”是一代字,另一個在“金”旁邊[7]第二,在中國古代,家譜記載的出生順序被用來記錄同一代人的排名。如《清光緒十七年浙江諸暨濟陽大成許氏家譜》第三卷中,284年《許魯傳鴻傳》中記載,許鈞忌諱宗岱,名陸川,以不清之名留學入境,興紅284[8](P222)“興紅284”表示“紅”一代徐*岱的出生順序為284。巧合的是,非洲的達貢人也有一個類似于代際排名系統的名字系統。他們的名字還應該反映不同人群的性別、家庭、出生順序、兄弟姐妹群體等身份關系[9](P92)可以看出,我們很容易判斷不同人群的社會認知因素,如尊卑、血型、父母、婚姻、子女、兄弟姐妹等,通過行名等姓名制度,從而確定他們是否有一定的親屬關系,他們有什么樣的親屬關系,他們有什么樣的權利和義務。因此,在嚴格的等級制度下,名稱可以成為身份關系的系統抽象。特定的姓名是特定的身份,特定的姓名是指身份關系中的特定權利義務。從這個意義上說,姓名權是一種身份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客運合同糾紛中能否主張精神撫慰金
2020-11-11管轄權異議法院可以口頭裁定駁回嗎
2021-03-10政治權利和自由包括哪些
2020-12-22取保候審最快幾天放人
2020-12-31股票可以繼承嗎
2020-11-08信用卡多久不還上征信
2021-01-25私有房向機關等出租或出售的規定
2020-12-28企業停產職工離職的經濟補償
2021-02-16勞務外包能否規避用人主體責任
2021-01-07社保繳費基數低勞動仲裁補幾年
2020-12-17臨時工沒簽合同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6人壽保險金給付方式有幾種,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
2021-02-17意外保險如何索賠
2021-02-15為什么旅行社責任保險應改為法定保險
2021-03-02如何簽訂保險合同,怎么看懂保險合同
2020-11-20談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
2020-11-28也談無證駕駛造成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1-01-01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合理性如何認定
2020-12-03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解釋二的內容是怎樣的
2020-11-21關于人壽保險法律條款的解析及對保險公司個別解析的糾正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