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商業秘密有哪些救濟途徑根據我國現行法律,相應的法律救濟方式可分為民事救濟方式、行政救濟方式和刑事救濟方式。(1)民事救濟是指民法上的救濟,即根據民法的規定,違反保密協議的一方應當承擔違約責任,侵犯商業秘密的侵權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民法上請求救濟權的依據是合同或侵權行為p>
商業秘密權利人主張他人侵權時,不僅應當證明對方已經取得、披露或者使用了涉案信息,而且應當證明該信息來源于自己。如果他直接證明信息來自原告,從實踐和證據的角度來看是非常困難的。為了平衡雙方的利益,司法實踐中一般假設原告證明雙方的信息相同,被告可以獲得原告的信息,被告的信息推定來自原告,除非被告證明他另有消息來源。這種推定一般被稱為“相同+聯系-合理來源”
(2)《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1條行政法救濟? 經營者和其他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違反本法第九條規定,侵犯商業秘密的,由監督檢查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并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以5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罰款。國家工作人員因職務行為接觸企業秘密的,應當將保守所接觸的商業秘密視為法定義務。侵犯企業商業秘密的,可以向上一級行政機關申請行政復議,依照《行政訴訟法》和《國家賠償法》的有關規定,提起訴訟或者直接提起行政訴訟請求國家賠償。(3)刑法救濟是社會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而刑法可以說是這最后一道防線的基石。我國刑法第219條規定,侵犯商業秘密,給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可以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知識。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師協會還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行政復議中的第三人如何規定的
2020-11-13企業公司股份制改造中的39個問題及解決方案
2021-03-22子女贍養父母有哪些應盡義務
2021-01-26涉外侵權行為的地域管轄如何適用
2021-01-25民事發回重審幾次為限
2021-01-15人傷事故出院后先去交警大隊還是保險公司
2021-01-12交叉要約能否直接成立合同
2021-01-10水電安裝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1-03-20雇傭關系和勞動關系的法律區別是什么
2021-02-07出口產品責任險理賠案例
2021-03-08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訴訟費由誰負擔
2021-01-05保險糾紛訴訟與調解對接機制建設的疑問有哪些
2020-12-01去交警隊處理事故要叫保險公司的人嗎
2021-02-15航空公司騙旅客下機改簽延誤應如何理賠
2021-01-242020年保險公司訴訟費賠償費
2021-01-29保險對小吊車理賠的標準是什么
2021-03-23投保人的權利有哪些,做投保人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05什么是保險,什么是保險法的基本原則
2021-02-26車險理賠的幾個認識誤區
2020-12-07土地承包權與土地承包經營權有何聯系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