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秘密一般是指不為公眾所知、能夠給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受權利人保護的技術信息和商業信息。商業秘密是國際上通用的法律術語。一些國家稱之為工業秘密和商業秘密,而GATT知識產權協議稱之為未公開信息,商業秘密包括商業秘密和技術秘密。商業秘密,即未公開的商業信息,是指與生產、經營、銷售活動有關的商業方法、管理辦法、產銷策略、貨源信息、客戶名單、底價和招標內容等專有知識。技術秘密,即未公開的技術信息,是指與產品生產制造有關的技術訣竅、生產方案、工藝流程、設計圖紙、化學配方、技術信息等專有知識,是一種無形的信息財產。在商業秘密的國際保護領域,最重要的是給予商業秘密財產權的法律保護。早在20世紀60年代,國際商會就率先將商業秘密視為知識產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在其創始公約中也暗示,商業秘密可以納入知識產權;直到上世紀90年代,《知識產權協定》才明確規定了“未公開信息”的問題,這顯然屬于知識產權的范疇。在英美法系國家,商業秘密一般被視為知識產權或無形財產權,其立法以英國1981年《商業秘密權利保護法》和美國1978年《統一商業秘密法》為代表。長期以來,大陸法系國家對商業秘密的保護都是建立在合同法或侵權法的理論基礎上,現在在一定程度上承認了商業秘密的產權性質。比如日本新的商業秘密保護制度,即根據民法財產救濟方法,賦予商業秘密的法定控制人排除妨害的權利。這意味著,盡管上述國家尚未完全接受產權理論,中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確認了商業秘密的財產屬性,規定了侵權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這說明商業秘密權是一種財產權,即商業秘密的法定控制者依法采取保密措施,對其商業信息和技術信息享有專有使用權。與有形財產權不同,商業秘密權的客體是一種無形信息,不占用一定的空間,不造成有形損失,因此其權利屬于無形財產權。就權利內容而言,商業秘密權利人與有形財產所有人一樣,有權依法占有、使用、獲取和處分商業秘密,即有權控制和管理商業秘密,防止他人以不正當手段獲取和使用商業秘密;有權依法使用自己的商業秘密,不受他人干涉;有權通過自己使用或者許可他人使用甚至轉讓所有權,取得相應的經濟利益;侵犯商業秘密是指行為人未經權利人(商業秘密的法定控制人)許可,以非法手段獲取商業秘密并加以利用的行為,行為人包括:負有約定保密義務的合同當事人;侵權的第三人;侵犯本單位商業秘密的人。所謂非法手段包括:直接侵權,即直接竊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并公開或者使用;間接侵權是指通過第三人竊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并將其公開或使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考證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23股份有限公司向銀行貸款需要股東簽字嗎
2021-02-01撫恤金成年子女可以享有嗎
2021-01-03可以注銷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的情形
2021-02-24繼承權受到侵害該怎么保護
2020-11-16自建房申請書怎么寫
2021-02-08中介租房手續費是多少
2021-02-18第一次入職的就業證如何辦理
2020-11-13頂替別人上班能否確認勞動關系
2021-03-17休了半年產假的怎么算離職補償金
2020-12-31枯死老樹致人損害該如何求償
2020-11-17什么是人壽保險,投保壽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2被保險人范圍及人壽保險理賠申請人的要求是什么
2021-02-01經驗介紹:紐約人壽的壽險分銷與專業代理
2020-12-17年輕人如何買保險,買保險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2什么是保險理財
2021-03-05無證駕駛造成人員傷亡 保險公司應賠償
2021-03-12改裝汽車應怎樣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04投保人可以選擇重復保險嗎
2021-03-26交通事故車主拒賠幾天可起訴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