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民法中,地役權與相鄰權沒有明確區分,是調整相鄰土地使用人利益的法律手段。地役權一般是無償取得相鄰權的。然而,地役權的本質是通過法律對相鄰土地使用關系的廣泛調整。經協商,雙方簽訂協議,取得他人土地使用權。根據意思自治原則,協議取得的地役權可以無償取得,也可以有償取得。在現代商業化社會,人們越來越重視物的價值,地役權的取得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地役權的法律特征如下:1。地役權是使用他人所有或者使用的土地的用益物權。地役權必須為他人所有或使用,因此地役權人原則上不能在自己的不動產上為自己設置地役權,但有些國家允許地役權人在自己的不動產上設置地役權。筆者認為,當兩塊土地歸一人所有或使用時,不需要設立地役權,但地役權不僅調整了土地所有人之間的關系,因此當兩塊土地屬于同一人,其中一塊屬于他人時,土地所有人有必要對自己所有、他人使用的其他土地設定地役權,以利其使用。物權法沒有必要禁止它。
2。地役權的主體可以是土地的所有者,也可以是土地的使用者。根據《物權法》的規定,不動產所有權人包括土地所有權人和房屋等土地附著物的所有權人,而不動產的使用人主要是用益物權人,即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建設用地使用人等,地役權的客體通常是土地。根據《物權法》第156條,地役權的客體不僅包括土地,還包括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著物。筆者認為這是合理的,因為在現代社會,隨著建筑物區分所有權制度的出現,有必要在建筑物區分所有權人之間設立地役權。地役權是債權人為方便其擁有或者使用的土地而設定的用益物權。筆者認為,地役權的“利益”至少應有兩個屬性:一是利益應限于經濟層面,不能完全由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的個人便利所轉移;二是地役權解除了對其所有權或使用權的限制,因為它從地役權中獲得了便利。首先,必須有兩塊土地,即地役權和地役權,這是地役權成立的前提。
2。必須是為了方便使用自己的土地,也就是為了方便勞役。
3。地役權必須為他人土地使用,地役權是從屬的、不可分割的。地役權必須與地役權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一并轉讓。它既不能脫離地役權而轉讓,也不能脫離地役權而成為其他權利的客體。
如果您還有什么不明白的,不妨向我們的律師咨詢一下律師網. 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新婚姻法下的離婚條件
2020-12-24醫療過錯十級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4老賴拘留15天后怎么辦
2021-03-23法津顧問必須是律師嗎
2021-02-11未成年人可以擁有屬于自己的財產嗎?
2020-12-23交通事故車物定損要注意什么
2020-12-07勞動法工傷誤工費
2020-12-01反抗家暴錘殺丈夫,法院會輕判嗎
2021-02-19打零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1-03-19轉換和回購的核算方法有哪些
2021-02-22房本上寫的集體土地可以做抵押嗎
2020-11-10關于沈陽的賠償金和經濟補償金
2021-01-10員工勞動關系轉移有補償金嗎
2021-01-14怎樣才能守法跳槽
2020-11-26勞務派遣解聘后是否有補償
2021-01-30強制調崗降薪如何賠償
2021-03-20哪些勞動爭議可由調解委員會調解
2020-12-03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理賠
2021-02-27人身保險可以退保嗎
2020-12-12《保險法》施行前保險合同發生糾紛適用當時法律規定
2020-11-26